[发明专利]单晶制造装置及单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2894.9 | 申请日: | 201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9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岛田聪郎;菅原孝世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越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9/06 | 分类号: | C30B29/06;C30B15/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宋晓宝;郭晓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切克劳斯基法(Czochralski Method,以下简略为CZ法)的单晶制造装置及单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制造超高集成半导体元件所使用的基板,主要是使用一种面加工成镜面的硅晶片,所述硅晶片是将由利用CZ法培育的硅单晶所制造而成。
此处,将表示利用习知CZ法的单晶制造装置的一例的略图,示于图5。
如图5所示,利用CZ法制造硅单晶时所使用的单晶制造装置101,通常将容置有原料熔液106的可作升降动作的坩埚109、110、及围绕该坩埚109、110配置的加热器111配置于用以培育单晶108的主室105内,并在该主室105的上部连接设置有用于容置并取出培育后的单晶108的副室(pull chamber)107。
并且,为了将炉内产生的氧化物排出至炉外等的目的,由设置于副室107上部的气体导入口116导入氩气等惰性气体,并通过石墨制成的整流筒104整流至单晶108的附近,由气体流出口117排出。并且,在加热器111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防止由加热器111向主室105导热的绝热构件112,并且所述绝热构件112围绕在加热器111的周围,在此绝热构件112的内侧,设置有用于遮蔽加热器111的辐射热及绝热构件112的扬尘的圆筒形内屏蔽102。
作为具有在这种内屏蔽102的外侧设置有绝热构件112的构造的单晶制造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有所揭示。并且,作为内屏蔽,揭示了一种在内侧部分的下部约2/3的部分处,可以随意装卸地安装有薄壁碳纤维增强碳材料的内屏蔽(inner shield)(参照专利文献2)。
并且,在单晶制造装置101中,设置有绝热环119,所述绝热环119用于防止加热器111及原料熔液106的热量直接辐射到整流筒104或单晶108上。
而且,在培育单晶108时,将安装于籽晶夹具114上的籽晶(晶种)113浸渍于原料熔液106中,之后利用提拉机构(未图示),一边使籽晶113朝向所需方向旋转,一边缓缓地卷起提线115,使单晶108在籽晶113的前端部上成长,另一方面,为了获得所需直径与结晶品质,配合着结晶的成长,使坩埚109、110上升,来补偿因原料减少所引起的熔液面的下降量,并使熔液面的高度始终保持在一定位置。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3958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2652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此处,内屏蔽102是使用辐射率较高的石墨材料等,如图6所示,设置为以下形式:内屏蔽102的整个下端与支撑内屏蔽102的同心圆筒形支持构件103接触。
但是,由于石墨材料的导热率较高,因此内屏蔽102直接接受加热器111的辐射,温度较高,并由内屏蔽102向支撑内屏蔽102的支持构件103导热而导致热量散失,保温效果下降。由此,在习知单晶制造装置中,热效率不佳,而且工业成本高,这也是制造时间增加的一个原因。
本发明是有鉴于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晶制造装置,所述单晶制造装置可以通过降低由内屏蔽向支持构件的热量散失,来提高炉内保温性,省电并且减少单晶的制造时间。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单晶制造装置,是利用切克劳斯基法来实行的单晶制造装置,其具备:坩埚,其容置原料;主室,其容置将该原料加热成原料熔液的加热器;及副室,其连接设置于该主室的上部,用以提拉并容置培育后的单晶;所述单晶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内屏蔽,其配置于所述加热器与所述主室之间,并隔绝所述加热器的辐射热;及支持构件,其从下方支持该内屏蔽;并且,所述内屏蔽在三处以上的支点处与所述支持构件接触而得以被支持,所述内屏蔽的下端在所述支点以外不与所述支持构件接触。
这样一来,如果具有:内屏蔽,其配置于所述加热器与所述主室之间,并隔绝所述加热器的辐射热;及支持构件,其从下方支持该内屏蔽;并且,所述内屏蔽在三处以上的支点处与所述支持构件接触而得以被支持,所述内屏蔽的下端在所述支点以外不与所述支持构件接触,那么可以减小内屏蔽向支持构件的传热面积,并降低由内屏蔽向支持构件的热量散失,还可以提高炉内保温性。其结果为,可以省电并且减少原料的熔化时间,从而可以减少单晶的制造时间。
此时,优选为,所述内屏蔽与所述支持构件经由棒状构件而作接触,该棒状构件的横截面积总计为200cm2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越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越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28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