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晶制造装置及单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2894.9 | 申请日: | 201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9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岛田聪郎;菅原孝世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越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9/06 | 分类号: | C30B29/06;C30B15/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宋晓宝;郭晓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单晶制造装置,是利用切克劳斯基法来实行的单晶制造装置,其具备:坩埚,其容置原料;主室,其容置将该原料加热成原料熔液的加热器;及副室,其连接设置于该主室的上部,用以提拉并容置培育后的单晶;所述单晶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内屏蔽,其配置于所述加热器与所述主室之间,并隔绝所述加热器的辐射热;及支持构件,其从下方支持该内屏蔽;并且,所述内屏蔽在三处以上的支点处与所述支持构件接触而得以被支持,所述内屏蔽的下端在所述支点以外不与所述支持构件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晶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内屏蔽与所述支持构件经由棒状构件而作接触,该棒状构件的横截面积总计为200cm2以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晶制造装置,其中,所述棒状构件是由碳材料或碳复合材料所构成。
4.如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晶制造装置,其中,所述棒状构件的端部具有细微的段差,该细端部侧搭载于所述支持构件上。
5.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单晶制造装置,其中,进一步具有围绕在所述内屏蔽的周围的绝热构件。
6.一种单晶制造方法,其是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单晶制造装置来制造单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越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越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289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