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悬挂在汽车行走装置的车桥内部附接的振动产生构件的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1181.0 | 申请日: | 201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6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J·迪西;D·普帕尔;H·雷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琼 |
地址: | 法国韦利济***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悬挂 汽车 行走 装置 内部 振动 产生 构件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机动车的,尤其汽车的,行走装置的车桥内部固定的振动产生装置的悬挂组件。
它更具体地但非唯一地应用到混合动力汽车的后驱动轴中以支撑包括电力牵引机的驱动单元。
背景技术
术语“车桥”通常用于限定连结机动车的车轮的横向连接件。这个横向连接件还称为交叉构件。所述车桥装配有汽车的行走装置中常常具有的连接至地面的各种零件:具体地,它支撑将所述车轮连接到所述机动车的悬挂臂。所述车桥以已知的方式利用例如枢轴类型的接头的附件连结到所述车辆底盘。
在本发明中,所述车桥布置成支撑上面指出的至地面的连接件和在所述车桥内部悬挂地安装的产生振动的动力装置。
所述动力装置可以是内燃机或电力牵引机,和一般地任意产生振动的装置,振动应当被过滤以防止它们传播到乘员舱。这些振动具体地由内燃机的已知的非循环运动产生,但是也存在于产生相当数量功率的电机中,尤其在用于牵引所述机动车的电机中。这些振动结合那些由车轮悬挂件产生的振动,传递到所述机动车的底盘并且是使机动车的乘员不舒服的源头。
特别地,从文献FR 2837754已知一种汽车底盘中的驱动单元的悬挂结构。
这个文献将在本说明书常被引用以理解发动机的悬挂问题并且使用大家熟悉的词汇。
两个主要类型的悬挂发动机结构是:称为“pendulée”(摇摆)的悬架,尤其被汽车制造商PSA标致雪铁龙使用;和称为“posée”(组合)悬架,尤其被汽车制造商丰田使用。
悬架结构类型尤其根据所使用的动力装置的类型选择:所述装置发动机产生的悬挂模式和因动力装置的重量产生的应力和它的扭矩,以及动力装置在机动车中的期望安装。
在电机的情况下,所谓摇摆结构是很难安装的并且没有益处,因为所述电机不如在标准内燃机的情况中那样产生称为“pilon”(干涉)的任何应力。
称为“posée”(组合)的结构表示零件的设计必须在考虑图1中所示的三维参照坐标XYZ时沿着与Z轴相同的一个方向承受因机器的重量产生的应力,以及它的扭矩。
在下面的整个说明书中将使用这个参照系统以按照如下惯例描述空间,所述电机的车桥和元件载体:
X轴,从机动车1的前部指向后部;
Y轴,从机动车1的左侧指向机动车1的右侧(在机动车头部观察,面对机动车1的前部时);以及
Z轴,从底部指向顶部。
这个结构表示在文献FR 2837754中列举的六种悬挂模式联接在一起并且几乎不“可配置”。
这两种结构都不满足响应与安装行走装置中自悬挂电机的安装相联系的对偶约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想通过提出一种称为“对角”的新结构来补救这个缺陷,这个新结构允许管理所述行走装置的悬挂模式以及与电机的悬挂有关的模式和以解耦的方式做这些。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在机动车的(尤其是汽车的)行走装置的车桥内部固定的振动产生装置的悬挂组件,所述装置利用至少一个第一、一个第二和一个第三吸收冲击的附接元件固定到所述车桥上。所述三个吸收冲击的附接元件不位于同一水平XY平面中。所述元件保证所述装置均衡地悬挂在车桥中,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附接元件彼此远离地布置并且在连结所述第一附接元件的中心和第二附接元件的中心且穿过所述装置的重心的对角线上对齐。所述第三附接元件远离所述第一附接元件和第二附接元件,不穿过这个对角线;所述第三附接元件的中心和所述装置的重心穿过同一XY水平平面。
根据一个特征,所述对角线的中心基本上在穿过所述装置的重心的Y轴上,以平衡所述吸收冲击的附接元件中的应力。
根据另一个特征,所述第一和第二吸收冲击的附接元件沿着大致X方向放置在所述振动产生装置的末端部分中的一个上,并且所述第三吸收冲击的附接元件沿着同一大致X方向放置在另一个末端部分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桥包括一组管状元件,其限定用于所述振动产生装置的大致平行管道形状的笼状结构;所述吸收冲击的附接元件分别以柔性方式将所述振动产生装置固定在特定的管状元件上,所述管状元件称为载体管状元件。
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特征,每个吸收冲击的附接元件包括这样的臂,即所述臂的第一端部固定在所述振动产生装置上,第二端部设有能够接纳枢轴类型的接头的钻孔。
根据另一个特征,所述接头包括牢固地附接到所述管状载体的板;所述板的轴利用容纳在所述钻孔中的弹性体类型的过滤材料与所述臂的第二端部的钻孔相互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未经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11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