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悬挂在汽车行走装置的车桥内部附接的振动产生构件的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1181.0 | 申请日: | 201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6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J·迪西;D·普帕尔;H·雷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琼 |
地址: | 法国韦利济***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悬挂 汽车 行走 装置 内部 振动 产生 构件 组件 | ||
1.一种固定在车辆(1)的行走装置(2)的车桥(3)内部的振动产生装置(8)的悬挂组件,所述车辆(1)尤其是汽车,所述装置(8)利用至少一个第一(9A)、一个第二(9B)和一个第三(9C)吸收冲击的附接元件固定到所述车桥(3)上,所述三个附接元件(9A、9B、9C)不属于同一水平XY平面,所述附接元件(9A、9B、9C)保证所述装置(8)均衡地悬挂在所述车桥(3)中,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附接元件(9A和9B)彼此远离地布置并且在连结所述第一附接元件(9A)的中心(A)和第二附接元件(9B)的中心(B)的对角线(D)上对齐,并且所述对角线穿过在水平轴Y上且连结所述第三附接元件(9C)的中心(C)和所述装置(8)的重心(CdG)的直线;所述第三附接元件(9C)远离所述第一和第二附接元件(9A、9B),不穿过这个对角线(D);所述第三附接元件(9C)的中心(C)和所述装置(8)的重心(CdG)穿过同一水平XY平面。
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悬挂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角线(D)在穿过所述重心(CdG)的Y轴上基本上置中,以平衡所述吸收冲击的附接元件(9A、9B、9C)中的应力。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悬挂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和第二吸收冲击的附接元件(9A、9B)放置在按照大致X方向延伸的所述振动产生装置(8)的末端部分中的一个(822)上,并且所述第三吸收冲击的附接元件(9C)放置在按照同一大致X方向的另一个末端部分(821)上。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悬挂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桥(3)包括管状元件(71-78)的组件(7),所述管状元件的组件(7)限定用于所述振动产生装置(8)的大致平行管道形式的笼状结构,所述吸收冲击的附接元件(9A、9B、9C)分别以柔性方式将所述振动产生装置(8)固定在特定的管状元件上,所述特定的管状元件命名为管状载体元件(73、72、75)。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悬挂组件,其特征在于,
每个吸收冲击的附接元件(9A、9B、9C)包括臂,在所述臂的第一端部(91)上固定所述振动产生装置(8),所述第二端部(92)设有能够接纳枢轴类型的接头的钻孔(93)。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悬挂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包括牢固地连结到所述管状载体元件(73、72、75)的板(731、721、751),所述板(731、721、751)的轴利用容纳在所述钻孔(93)中的弹性体类型的过滤材料(94、95、96)与所述臂(9A、9B、9C)的第二端部(92)的钻孔(93)相互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5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悬挂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冲击吸收元件(9C)的臂的第一端部(91)限定按照X轴延伸的附接板,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端部(9B)垂直于所述板(91)按照Y轴延伸;所述钻孔(93)的轴线按照X轴延伸。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悬挂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91)按照X轴延伸,从所述电机(8)突出,以限定相对于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布置的支撑(90);所述支撑(90)能够接纳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旋转(YY’)。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未经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118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