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塑性合成树脂制防色移装饰片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0944.X | 申请日: | 2010-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6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桑原英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田畅夫;桑原英二 |
主分类号: | B44C5/00 | 分类号: | B44C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 合成树脂 制防色移 装饰 | ||
1.装饰片,其特征在于,
由图案片3、下层7和防色移层5构成,
所述图案片3具有外轮廓线且由形成有图案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制成;
所述防色移层配置于所述图案片3与下层7之间,具有与所述图案片3的外轮廓线相同的外轮廓,能熔接于所述图案片3及下层7两者,能够防止染料的色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案片3为软质聚氨酯制,
所述防色移层5由将防色移膜51、第一中间层41和第二中间层61通过共挤出层叠而成的膜构成,
所述防色移膜51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或聚酰胺MXD6形成;
所述第一中间层41配置于所述防色移膜51与所述图案片3之间,可熔接于所述图案片3;
所述第二中间61配置于所述防色移膜51与所述下层7之间,可熔接于所述下层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案片3为软质聚氨酯制,
所述防色移层5是由防色移膜51、第一中间层41和第二中间层61构成的,且所述第一中间层41和所述防色移膜51由第一粘合剂43贴合,所述防色移膜51和所述第二中间层61由第二粘合剂63贴合,进行层叠而成的膜,
所述防色移膜51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或聚酰胺MXD6形成;
所述第一中间层41配置于所述防色移膜51与所述图案片3之间,可熔接于所述图案片3;
所述第二中间61配置于所述防色移膜51与所述下层7之间,可熔接于所述下层7。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饰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中间层41由软质聚氨酯膜形成,
所述第二中间层61由软质聚氨酯膜形成。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层41和第二中间层61中的任意一方由软质聚氨酯膜形成,另一方由氨基甲酸酯类热粘合膜形成。
6.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色移膜51的上下面的一方配置有金属蒸镀层45或47。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饰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中间层41的上面用第三粘合剂83贴合软质聚氨酯金属蒸镀膜81的金属蒸镀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案片3为软质聚氨酯制,
所述防色移层5由防色移膜151构成,所述防色移膜151由聚偏氯乙烯形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饰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色移层5由所述防色移膜151和第三中间层141构成,
所述第三中间层141配置于所述防色移膜151与所述图案片3之间,可熔接于所述防色移膜151及所述图案片3两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饰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色移层5由所述防色移膜151和第四中间层161构成,
所述第四中间层161配置于所述防色移膜151与所述下层7之间,可熔接于所述防色移膜151及所述下层7两者。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饰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色移层5由所述防色移膜151、第三中间层141和第四中间层161构成,
所述第三中间层141配置于所述防色移膜151与所述图案片3之间,可熔接于所述防色移膜151及所述图案片3两者;
所述第四中间层161配置于所述防色移膜151与所述下层7之间,可熔接于所述防色移膜151及所述下层7两者。
12.如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中间层141及/或第四中间层161由氨基甲酸酯类热粘合膜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田畅夫;桑原英二,未经黑田畅夫;桑原英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094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合氧化铝成型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平板电脑的节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