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施肥装置和装设有该施肥装置的乘用插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0199.9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1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大前健介;本田昌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洋马株式会社;八鹿铁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01C15/00 | 分类号: | A01C15/00;A01C11/00;A01C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肥 装置 装设 插秧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间悬挂式(mid-mount)的施肥装置和以其为单元装设该施肥装置的乘用插秧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乘用插秧机的一个形态,有在行进装置的后方连接栽插装置,并且在行进装置上设置的座位的背后装设施肥装置的形态。这种乘用插秧机,通过栽插装置进行的苗的栽插作业和通过施肥装置进行的肥料的施肥作业能够同时进行。
施肥装置在左右宽度方向延伸的支撑框部上沿着其延伸方向安装多个供给部。各供给部上分别连通设置多个料斗部。各料斗部内收容的肥料通过各供给部供给。
此外,各供给部上设置有用于排出残留肥料的排出口部。各排出口部上安装能够自由开闭的挡板并且在各排出口部连接排出管。如此,排出残留肥料时,打开关闭排出口部的挡板,由此,通过各排出管将残留肥料排出到回收容器中。在此,排出管为了确保良好的弯曲性和伸缩性,形成为波纹状(蛇腹状)。排出管在使用时伸展,由于自重在排出管中残留的肥料落下,另一方面,在不使用时弯曲为环状,收纳在供给部和座位之间。
此外,各供给部上以贯通状态插通设置有在左右方向延伸的供给运转轴,使得各供给部供给运转。在此,供给运转轴与设置在行进装置上的动力取出轴联动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614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排出上述施肥装置中残留肥料时,各供给部连接的排出管尽可能向正下方延伸,需要该排出管中的残留肥料因自重顺利落下,而该排出管的配置操作很复杂。
即,在行进装置和栽插装置之间的空间配置回收容器,能够向着该回收容器伸展排出管,排出残留肥料。但是,行进装置和栽插装置之间的空间的左右侧方设置有左、右后车轮,因此,在该空间配置上述回收容器的操作很复杂。
此外,在左、右后车轮的外侧方配置回收容器,排出管必须通过左、右后车轮的上方或通过左、右后车轮的轮圈(rim)之间伸展。但是,左、右后车轮上附着泥土,因此,存在除去排出管的取回位置的泥土等的麻烦。
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第1方面所述的发明的施肥装置,其在以一个方向延伸的支撑框部沿着其延伸方向安装有多个供给部,在各供给部分别连通设置料斗部,该施肥装置的特征在于:各上述供给部以自由分离、接合的方式形成下部侧供给体和上部侧供给体,在上述支撑框部安装上述下部侧供给体,形成固定侧施肥部,另一方面,在各上述料斗部连通设置上述上部侧供给体,形成一侧可动侧施肥部和另一侧可动侧施肥部,在两可动侧施肥部的外侧端部设置用于排出在内部残留的肥料的排出部,上述一侧可动侧施肥部和上述另一侧可动侧施肥部,分别枢轴支撑、连接在支撑框部的侧端部,在大致水平横卧的供给姿势和大致垂直弹起、上述排出部指向下方的排出姿势之间自由变更姿势。
第2方面所述的发明的施肥装置,是第1方面所述的发明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上述排出部中,在各上述可动侧施肥部的外侧端部与筒状且自由伸缩的排出导引体的基端边缘部连通连接,在各排出导引体在伸展状态下垂下的使用姿势和缩短状态收纳的非使用姿势之间自由变更姿势。
第3方面所述的发明的施肥装置,是第2方面所述的发明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各上述排出部中,内侧开闭盖体和外侧开闭盖体位于排出导引体的基端边缘部的外侧方、以自由开闭盖的方式安装在各上述可动侧施肥部的外侧端部,在内侧开闭盖体和外侧开闭盖体之间形成导引体收容空间,该导引体收容空间内除去排出导引体的基端边缘部其余的部分能够以缩短状态收纳。
第4方面所述的发明的施肥装置,是第1方面所述的发明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一侧可动侧施肥部和上述另一侧可动侧施肥部,分别同轴配置使得上部侧供给体供给运转的一侧供给运转轴和另一侧供给运转轴,两侧的供给运转轴的相对的内侧端部之间以自由连接、断开的方式连接,在上述一侧可动侧施肥部设置与一侧供给运转轴连动连接的输入侧连接部,在一侧可动侧施肥部的供给姿势,输入侧连接部与设置在支撑框部上的输出侧连接部连接,并且,在一侧可动侧施肥部的排出姿势,输入侧连接部从输出侧连接部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洋马株式会社;八鹿铁工株式会社,未经洋马株式会社;八鹿铁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01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颅神经刺激的电极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云的粮情监控系统和粮情监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