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施肥装置和装设有该施肥装置的乘用插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0199.9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1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大前健介;本田昌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洋马株式会社;八鹿铁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01C15/00 | 分类号: | A01C15/00;A01C11/00;A01C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肥 装置 装设 插秧机 | ||
1.一种施肥装置,其在以一个方向延伸的支撑框部沿着其延伸方向安装有多个供给部,在各供给部分别连通设置料斗部,该施肥装置的特征在于:
各所述供给部以自由分离、接合的方式形成下部侧供给体和上部侧供给体,在所述支撑框部安装所述下部侧供给体,形成固定侧施肥部,另一方面,在各所述料斗部连通设置所述上部侧供给体,形成一侧可动侧施肥部和另一侧可动侧施肥部,在两可动侧施肥部的外侧端部设置用于排出在内部残留的肥料的排出部,
所述一侧可动侧施肥部和所述另一侧可动侧施肥部,分别枢轴支撑、连接在支撑框部的侧端部,在大致水平横卧的供给姿势和大致垂直弹起、所述排出部指向下方的排出姿势之间自由变更姿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排出部中,在各所述可动侧施肥部的外侧端部与筒状且自由伸缩的排出导引体的基端边缘部连通连接,在各排出导引体在伸展状态下垂下的使用姿势和缩短状态收纳的非使用姿势之间自由变更姿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各所述排出部中,内侧开闭盖体和外侧开闭盖体位于排出导引体的基端边缘部的外侧方、以自由开闭盖的方式安装在各所述可动侧施肥部的外侧端部,在内侧开闭盖体和外侧开闭盖体之间形成导引体收容空间,该导引体收容空间内除去排出导引体的基端边缘部其余的部分能够以缩短状态收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侧可动侧施肥部和所述另一侧可动侧施肥部,分别同轴配置使得上部侧供给体供给运转的一侧供给运转轴和另一侧供给运转轴,两侧的供给运转轴的相对的内侧端部之间以自由连接、断开的方式连接,
在所述一侧可动侧施肥部设置与一侧供给运转轴连动连接的输入侧连接部,在一侧可动侧施肥部的供给姿势下,输入侧连接部与设置在支撑框部上的输出侧连接部连接,并且,在一侧可动侧施肥部的排出姿势下,输入侧连接部从输出侧连接部断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侧连接部,在所述一侧可动侧施肥部的内侧端部以轴支撑输入齿轮并使其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形成,另一方面,所述输出轴侧连接部,在所述支撑框部设置的输出部轴支撑输出齿轮而形成,在一侧可动侧施肥部的供给姿势下,输入齿轮从上方与输出齿轮啮合,并且,在一侧可动侧施肥部的排出姿势下,输入齿轮从输出齿轮向上方分隔而解除啮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自由分离、接合的所述下部侧供给体的上端开口边缘部和所述上部侧供给体的下端开口边缘部之间设置密封部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件具备:安装在所述上部侧供给体、所述下部侧供给体中的任一个的开口边缘部的环状的安装体;和自由分隔、贴紧地接受上部侧供给体、下部侧供给体中的任意另一个的开口边缘部的环状的接受体,在该接受体的接受面侧,在半径方向隔开间隔以能够自由弯曲变形的方式突出设置同心短宽筒状的内、外侧贴紧片。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下部侧供给体的下端开口部连通连接以硬质材料形成的施肥管体的上端部,并且该施肥管体的中途部形成用于回避与其他物体的干扰的回避用凹部,该中途部的内部流路截面积与其他的内部流路截面积大致相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可动侧施肥部的内侧端部分别下垂设置支撑脚体,并且各支撑脚体的下端部以所述供给姿势卡合于所述支撑框部,决定各可动侧施肥部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各所述支撑脚体的下端部形成卡合凹部,并且,在所述支撑框部设置沿着其延伸方向延伸的棒状的框形成体,使各卡合凹部从上方以大致正交的状态自由卡合在该框形成体。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可动侧施肥部,以各所述枢轴支撑、连接部为中心从供给姿势向排出姿势旋转的旋转角度为钝角,在排出姿势下,各所述可动侧施肥部的重心位置比所述枢轴支撑、连接部位于更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洋马株式会社;八鹿铁工株式会社,未经洋马株式会社;八鹿铁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019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颅神经刺激的电极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云的粮情监控系统和粮情监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