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用于节省电池动力的控制电路的活检驱动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49008.7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6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K·维泽贝克;C·雷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C·R·巴德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董敏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用于 节省 电池 动力 控制电路 活检 驱动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检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用于节省电池动力的控制电路的活检驱动器组件。
背景技术
可以对患者进行活检,以帮助确定被检区域的细胞是否是癌性的。一种真空辅助式活检设备包括带有真空源的手持驱动器组件,以及被构造为可释放地附接于驱动器组件的一次性活检探针组件。一种用于评价胸部组织的活检技术例如包括将活检探针插入所关注的胸部组织区域,以从该区域得到一个或多个组织样本。
活检探针通常包括活检套管,例如针头,其具有限定内腔的圆筒形侧壁,并且具有位于远端附近且延伸穿过侧壁到达内腔的侧部样本凹口。切割套管定位成与活检套管共轴,以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样本凹口。当样本凹口打开时,真空被施加给内腔,然后被施加给样本凹口,以用于接收待取样的组织,之后切割套管关闭样本凹口以将组织切断,并且切下来的组织通过真空送出内腔并收集。
一种该手持驱动器组件是以电池为动力的。手持驱动器组件在程序开始时开启,并且在程序持续过程中保持开启、和/或直到使用者干预关断手持驱动器组件为止。由于该手持驱动器组件可以在延长的阶段作业中使用,因此,重要的是将动力消耗保持在最低水平以延长电池寿命并防止由于电池动力短缺而导致发生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用于节省电池动力的控制电路的活检驱动器组件。活检驱动器组件被构造为安装有活检探针组件。
在本文中,元件名称前面的术语“第一”和“第二”(例如第一电驱动器、第二电驱动器等等)是用于区分具有类似特征的不同元件的识别目的,并不意味着必然暗示的排序,除非另有说明,并且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也意在不排除包括其他的类似元件。
在本发明的一种形式中,本发明涉及被构造为安装有活检探针组件的活检驱动器组件。活检驱动器组件包括活检驱动器壳体。电组件被联接至活检驱动器壳体。电组件包括被构造为用于可驱动地接合活检探针组件的至少一个电驱动器。电池被联接至活检驱动器壳体。控制电路被联接至活检驱动器壳体。控制电路被电联接至电池以及电组件。控制电路具有运动探测器、计时器电路以及电池闭锁电路。控制电路被构造为通过在探测到活检驱动器组件的最后物理移动后的一段预定时间之后仅向运动探测器提供电力而节省电池,并且当探测到活检驱动器组件的物理移动时也向电组件提供来自电池的电力。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形式中,本发明涉及活检设备。活检设备包括活检探针组件以及活检驱动器组件。活检探针组件具有相对于纵向轴线与切割器套管同轴布置的样本篮。活检探针组件具有联接至切割器套管以便于切割器套管相对于纵向轴线移动的第一受驱单元,并且具有联接至样本篮以便于样本篮相对于纵向轴线移动的第二受驱单元。活检驱动器组件被构造为安装有活检探针组件。活检驱动器组件包括活检驱动器壳体。电组件被联接至活检驱动器壳体。电组件包括被构造为可驱动地接合活检探针组件的至少一个电驱动器。电池被联接至活检驱动器壳体。控制电路被联接至活检驱动器壳体。控制电路被电联接至电池以及电组件。控制电路具有运动探测器、计时器电路以及电池闭锁电路。控制电路被构造为通过在探测到活检驱动器组件的最后物理移动后的一段预定时间之后仅向运动探测器提供电力而节省电池,并且当探测到活检驱动器组件的物理移动时也向电组件提供来自电池的电力。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形式中,本发明涉及被构造为安装有活检探针组件的活检驱动器组件。活检驱动器组件包括活检驱动器壳体。电组件被联接至活检驱动器壳体。电组件包括被构造为可驱动地接合活检探针组件的至少一个电驱动器。电池被联接至活检驱动器壳体。控制电路被联接至活检驱动器壳体。控制电路被电联接至电池以及电组件。控制电路具有运动探测器、计时器电路以及电池闭锁电路。控制电路被构造为通过在探测到活检驱动器组件的最后物理移动后的一段预定时间之后在维持向运动探测器供给电力的同时切断向电组件和计时器电路供给电力而节省电池,并且被构造为当探测到活检驱动器组件的物理移动时向运动探测器、计时器以及电组件提供来自电池的电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C·R·巴德公司,未经C·R·巴德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90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