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卟啉纳米囊泡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80046737.7 申请日: 2010-10-05
公开(公告)号: CN102573914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1
发明(设计)人: 郑岗;乔纳森·F·洛弗尔 申请(专利权)人: 大学健康网络
主分类号: A61K47/24 分类号: A61K47/24;A61K41/00;A61K49/00;A61K51/04;A61K9/127
代理公司: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代理人: 李丙林;张英
地址: 加拿大*** 国省代码: 加拿大;CA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卟啉 纳米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纳米囊泡的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卟啉囊泡,涉及卟啉囊泡,其是由卟啉结合于磷脂侧链而形成的具有卟啉双分子层的纳米囊泡。

背景技术

受益于大量吸收光的成分的治疗和诊断技术包括荧光和比色检测1,2、光热和光动力学治疗3-5,光声层析成像(也称为光声断层成像(optoacoustic tomography))6-9、光频域成像(optical frequency domain imaging)10、以及多模技术(multimodal technique)11。由于无机纳米颗粒与光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因此它们可用作这些技术的试剂。例如,量子点(quantum dot)是贵重的荧光探针,其消光系数范围为105至106M-1cm-1,12。由于金纳米颗粒具有约为109至1011M-1cm-1数量级的非常高的消光系数,因此其可用于比色检测、光热和光声技术13。尽管最近的研究取得了进展14,但光学活性的无机纳米颗粒仍未实现广泛的临床实践,这可能是由于所负载的药物通常限于纳米粒表面以及出于长期安全性的考虑15-18。相比之下,人们发现有机纳米颗粒(包括脂质体、胶束、纳米球和聚合物囊泡(polymersome))由于稳定的安全性、生物利用度和药物递送能力而能够被广泛应用于人类治疗18。然而,由于有机纳米颗粒在近红外处通常不吸收光,因此将它们用作生物光子(biophotonic)也受到限制。虽然超分子组装体可由卟啉(强烈吸光的有机小分子)组成,但由于稳定性、溶解度、或生物光子效用不足,还未将这些构建体作为生物工具进行全面研究。

光动力学治疗将光敏剂与光结合以消灭不想要的细胞。与其他疾病治疗相比,PDT提供了仅当光和光敏剂相交时才能杀死细胞,以使得体内的其他组织和器官免受损害的优势。在过去几十年中,PDT已被认可为眼部疾病22、皮肤病23,尤其是肿瘤疾病24的多种疾病的可行治疗选择。PDT已成为一种有用的癌症治疗,其能够通过单线态氧产生的细胞损伤诱导的坏死或凋亡来破坏不想要的细胞25。由于具有较高的单线态氧量子产量及具有较大的消光系数,卟啉衍生物是使用最广泛的光敏剂26。然而,由于传统的卟啉为疏水性分子,因此通常必须对其进行化学修饰以使其更加亲水或必须使用递送载体。因此,光敏剂的递送是PDT的重要要素。光敏剂的脂质体制剂已被广泛应用27,并且也展现出商业上的成功(Novartis的Visudyne;Biotec的Foscan、Foslip和Fospeg)。

虽然PDT与许多其他治疗相比副作用较小,但对于更为有效的治疗而言,对靶点周围组织的损伤是一个限制因素。因此,靶向于特定的不想要的细胞的PDT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构思。然而,由于在干扰抗体功能之前能够结合于抗体的光敏剂数量较低,因此使用抗体使光敏剂改变方向的尝试受到阻碍28。通过抗体将负载有光敏剂的脂质体引导至靶点是不切实际的,这是因为光敏剂在体内从脂质体中迅速重新分布至血清蛋白中。光热治疗是一种有希望的疾病治疗方法,其中在靶部位将光转化为热。所产生的热随后破坏局部组织。光声成像是一种新兴的成像技术,其依赖于纳秒脉冲激光和光热膨胀来产生声波,该声波能够提供任何光学技术的最深深度的结构性分辨率。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方面,提供了包括至少15摩尔%卟啉-磷脂结合物的双分子层的纳米囊泡,其中该卟啉-磷脂结合物包含共价连接于脂质侧链的一个卟啉、卟啉衍生物或卟啉类似物,优选连接于一个磷脂的sn-1位和sn-2位。

根据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纳米囊泡的方法,包括:

a.将卟啉-磷脂结合物与缓冲液混合,其中该卟啉-磷脂结合物包含共价连接于脂质侧链的一个卟啉、卟啉衍生物或卟啉类似物,优选连接于一个磷脂的sn-1和/或sn-2位;

b.挤出步骤(a)的混合物以产生包含至少15摩尔%卟啉-磷脂结合物的双分子层的卟啉-磷脂双分子层纳米囊泡。

根据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纳米囊泡的方法,包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学健康网络,未经大学健康网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67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