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地下采煤机的进给系统、用于进给系统的齿条杆和驱动链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45297.3 | 申请日: | 2010-10-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5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C·彼特拉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布西鲁斯欧洲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C29/02 | 分类号: | E21C29/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董敏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地下 采煤 进给 系统 齿条 驱动 链轮 | ||
1.用于使地下采煤机、尤其是联合采煤机运动的进给系统,所述进给系统包括具有驱动链轮的机器侧行进驱动器,所述驱动链轮具有以均匀分布的方式布置在圆周上的对称轮廓的齿,并且所述进给系统包括齿条杆(1),所述齿条杆中的每个都包括支撑条(7)、导向条(5)和多个齿条齿(2;20),所述多个齿条齿在所述支撑条(7)与所述导向条(5)之间以预定的节距尺寸(T)相对于彼此固定地布置,并且沿着运动方向急剧倾斜的所述多个齿条齿的齿侧(14;24)朝向齿顶(13;23)相对于彼此发散以用于使所述齿条齿(2;20)的齿廓与所述驱动链轮(30)的齿(31)的齿面(34)相互作用,其特征在于,每个齿条齿(2;20)的两个齿侧(14;24)凹入地弯成拱形并且在导向条(5)与支撑条(7)之间横向于所述运动方向地形成槽,所述槽朝向所述齿顶(13;23)升高,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链轮(30)的每个齿(31)的两个齿面(34)凸出地弯成拱形,并且横向于所述运动方向地形成冠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侧(14;24)的凸拱形与所述齿面(32)的凸拱形具有相同的拱形半径或者具有彼此相差不到5%的拱形半径。
3.用于进给系统的齿条杆,所述进给系统用于使地下采煤机、尤其是联合采煤机运动,所述进给系统具有带有驱动链轮的行进驱动器,所述齿条杆包括支撑条(7)、导向条(5)和多个齿条齿(2;20),所述多个齿条齿在所述支撑条(7)与所述导向条(5)之间以预定的节距尺寸(T)相对于彼此固定地布置,并且所述多个齿条齿的齿侧(14;24)朝向齿顶(13;23)相对于彼此发散以用于使所述齿条齿的齿廓与所述驱动链轮的齿相互作用,其特征在于,每个齿条齿的两个齿侧(14;24)凹入地弯成拱形并且在导向条(5)与支撑条(7)之间横向于所述运动方向地形成槽,所述槽朝向所述齿顶(13;23)升高,用于与在所述驱动链轮的每个齿的齿面(34)上横向于所述运动方向形成的冠部相互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进给系统或者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条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齿上的拱形(M)和/或所述驱动链轮的齿上的拱形(S)具有介于所述节距尺寸(T)的约1/4与约两倍之间、优选地介于1/3*T和1.2*T之间的拱形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进给系统或者齿条杆,其特征在于,在两个齿侧(14;24)上的槽延伸直至所述齿顶(13;23)。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进给系统或者齿条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齿(2;20)具有与所述齿顶(13;23)相交的对称平面(M;M’),所述齿顶(13;23)被设计成在所述对称平面的区域中横向于所述运动方向凸出地弯成拱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进给系统或者齿条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2)具有被设计成相对于齿中心平面(M)对称的齿侧(14)、齿顶(13)和齿基部(15),其中,所述齿条齿(2)的齿侧(14)在所有情况下在齿基部(15)与齿顶(12)之间以弯曲的方式以一个或多个预定的曲率半径(R1、R2、R3)延伸,其中,接近于所述齿基部(15)的曲率半径(R1)优选地大于接近于所述齿顶(13)的曲率半径(R2、R3)。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进给系统或者齿条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杆(1)在两个端部处具有相对于端齿中心平面(M’)对称形成的端齿(20),所述端齿的端齿齿顶(23)低于同一个齿条杆的其它齿条齿(2)的齿顶(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布西鲁斯欧洲有限公司,未经布西鲁斯欧洲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529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矩传递装置
- 下一篇:聚乙烯醇缩醛组合物、层叠体及其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