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晶状体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39979.3 | 申请日: | 201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7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西奥多·P·韦尔布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尔布林研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16 | 分类号: | A61F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陈波;林宇清 |
地址: | 美国西维***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晶状体 系统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是作为2007年1月29日提交的系列申请No.11/698,875的部分继续申请的2007年12月12日提交的系列申请No.12/000,364的部分继续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人工晶状体系统校正眼睛的光学系统的方法。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激光或者其它装置来校正由波前或类似技术所测量到的聚焦异常和光学象差以定量眼睛的光学系统中的光学象差的方法,以及/或者为其中设置有可折叠、可更换的人工晶状体的眼睛的光学系统制造或修正晶状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屈光手术领域已经飞速发展。当前的屈光手术所使用的操作和方法可能并不满足患者的总体屈光需求。特别是,除了近来最流行的角膜屈光手术操作,例如,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eximer laser photoblation)之外,最普遍进行的屈光手术操作,例如,利用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内障摘除术,也显现出了限制性。该限制性的一个原因在于缺乏术后屈光精度。缺乏术后屈光精度使得广泛知晓的屈光手术操作与对于患者来说当前可行的例如眼镜和隐形眼镜的非手术替换物相比,是没有竞争力的。此外,由于屈光手术需要在眼睛中局部地或者总体地麻醉和切开,所以存在用于减少由手术导致的创伤的需求。
近年来,已将产生了对于老花眼,或者眼睛调节能力下降的有效治疗的需求。老花眼是典型地影响大多数老年人的情况,同时这种情况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由于通常当某个人清楚地显露出了老花眼的症状时,该症状已经随着该人变老而恶化,所以在治疗老花眼方面产生了困难。随着某个人的情况恶化,需要不同的、通常更有效的晶状体来校正该情况。每当患者的视力下降时,更换人工晶状体的传统技术并非总是显现出切实可行或者价格可取的途径。屈光手术领域中的最近研究已经使得老花眼的眼内治疗成为希望或者需要改善视力的那些患者的治疗的可行疗程,然而对于在屈光眼内手术中使用,需要更加精确的技术和设备。
遭受眼外伤或其它眼病的患者可能使眼睛的虹膜或其它部分变形、受损或变色。目前,通常对这种患者开出化妆性隐形镜片的处方。作为可行的替换物,化妆性的人工晶状体正悄然出现,然而,为了使眼外伤最小化以及将化妆性的人工晶状体替换建成为对化妆性隐形镜片和其它非手术治疗的安全且有效的替代物,需要更有效的人工晶状体替换。随着手术技术变得越发有效、安全和无痛,患者可以选择进行选择性的晶状体更换手术,以改变他们的眼睛的颜色、结构或形状。通过如这里的实施例中所述,对晶状体更换提供微创方法,外科医生能够限制操作的缺陷。
当前的屈光手术的操作和方法要求进行手术的外科医生以高度的技艺和经验来进行所述操作。目前,用于实施涉及人工晶状体的屈光手术的方法和操作通常需要直接目测眼睛内的人工晶状体组合体,尽管并未超出熟悉本领域的外科医生的范围,但是增加了该操作的难度,从而增大了将在手术过程中产生手术失误或其它问题的几率,导致了不希望的并发症。因而,需要这样一种人工晶状体组合体和系统,其结构提供植入眼睛和从眼睛提取的不复杂方法。
目前,进行最普遍的屈光手术操作,即,白内障手术的屈光白内障外科医生获得了在±0.75至±1.00屈光度(D)范围内的屈光精度。然而,行业中已经确立了获得了在±0.25屈光度(D)范围内的屈光精度的目标。因此,在该行业中需要提供比当前操作更加精确的替代物。此外,当前角膜屈光技术的分析显示出存在大量先前就有或者术后及术后自然存在的图像失真(光学象差)或退化,特别是当诸如在夜间驱动时的低亮度条件下。
由于进行眼内手术的实际限制,以及人眼在各种眼内手术期间或之后的生理行为,所以作为实际问题,利用单一的手术操作难以实现±0.25D的精度水平的可预测性。此外,诸如生物统计错误、可变伤口愈合和人工晶状体周围的被膜收缩这样的因素,导致减小了实现期望屈光精度的可能性,因此,本领域从业者已经发现:在晶状体提取手术之后,可调式人工晶状体(IOL),下文中称作为MC-IOL(多部件)或C-IOL(复合物),对屈光外科医生和患者提供了许多希望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尔布林研发公司,未经韦尔布林研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99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