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副驾驶员的前安全气囊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39327.X | 申请日: | 201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1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亚历山大·古尔德;罗兰·佩兹;阿尔明·克兰茨勒;彼得·格里施;赖因哈德·伯斯维尔特;斯特凡·陶贝特;马克·舍克;延斯·赫夫曼;安娜·加夫洛夫斯卡;米夏尔·斯基宾斯基;马尔钦·维亚德尔尼;马雷克·素芬斯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05 | 分类号: | B60R21/205;B60R21/231;B60R22/48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王昭林 |
地址: | 瑞典沃***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驾驶员 安全气囊 | ||
1.一种副驾驶员的前安全气囊(5),其设置在机动车辆的仪表板(20)中,所述副驾驶员的前安全气囊具有气囊罩(10),该气囊罩具有缓冲面(11)以及由该缓冲面(11)延伸出的侧面,
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面(11)仅对应于副驾驶员(I)的头部区域或对应于头部和肩部区域;并且,在气囊罩(10)完全膨胀而不受外力的情况下,所述缓冲面(11)具有凹形结构,即,该缓冲面(11)的左边和右边区段(11b、11c)分别比中间区段(11a)向机动车辆内部空间延伸更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驶员的前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完全膨胀的气囊罩(10)封闭一个最大为50升的体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驾驶员的前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完全膨胀的气囊罩(10)封闭一个35至50升的体积。
4.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副驾驶员的前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至少具有顶部结构和底部结构(12、16),其中,这两结构(12、16)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凹形边(12c、16c),所述凹形边使所述缓冲面(11)形成凹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驾驶员的前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面(11)为加宽结构(18)或者为加宽结构(18)的一部分,所述加宽结构固定在所述顶部结构和底部结构(12、16)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驾驶员的前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宽结构(18)具有不恒定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副驾驶员的前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宽结构(18)在所述缓冲面的中间区段具有最大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副驾驶员的前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囊罩完全膨胀的情况下,所述底部结构(12)至少分段地放置于所述仪表板(20)上。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副驾驶员的前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结构具有用于充气筒的开孔(气体发生器开孔14)。
10.一种具有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副驾驶员的前安全气囊的机动车辆,所述机动车辆确切地具有副驾驶员的前安全气囊(5)和用于副驾驶员的安全带系统,其中,所述副驾驶员的前安全气囊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气囊罩(10)完全膨胀的情况下,缓冲面(11)完全位于仪表板(20)上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辆具有用于识别未扣紧安全带的副驾驶员的识别系统,在识别到未扣紧安全带的副驾驶员的情况下,所述识别系统产生报警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在超出安全带中的预设极限力的情况下,安全带系统的带舌使腰部区段(34)和肩部区段(32)相互去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托立夫开发公司,未经奥托立夫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932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