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热压机固化车辆轮胎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9201.2 | 申请日: | 201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1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贝恩德·弗里克;米洛斯·科瓦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轮胎德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06 | 分类号: | B29D30/06;B29C33/04;B29C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张天舒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热压 固化 车辆 轮胎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热压机来固化车辆轮胎的方法。
背景技术
轮胎的固化在热压机中进行,其中将轮胎坯件插入到适当的模具区段中并且在热和压力的作用下进行固化。将一个柔性的气囊置于该轮胎上(在其内部)并且使其经受一种蒸汽形式的加热介质的作用,通过该介质从内部对该轮胎坯件提供必需的固化能量。经由该轮胎的内部提供固化能量被称为内部加热。所要求的固化温度以及固化时间取决于不同的参数,例如该轮胎的类型。
当固化轮胎时的一个问题是,在该气囊内部的高度上产生了温度差。其结果是,该轮胎的下部区域比该车辆轮胎的上部区域更多地受到加热。在该轮胎的下半部内的更高温度尤其导致了加热时间的减小。此外,在该气囊内部高度上的温度差可能不利地影响将要生产的车辆轮胎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基本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化车辆轮胎方法,通过该方法生产了高成品质量水平的车辆轮胎。
该目的根据权利要求1通过一种进行以下步骤的方法而实现:
a)将一个轮胎坯件安排到该热压机中,
b)将蒸汽送入到该加热气囊中,
c)停止向该加热气囊中供应蒸汽,
d)通过经由一个氮气供应管线加入氮气而将该加热气囊中的内部压力升高到一个预定的额定值,
e)将该内部压力恒定地保持在该预定的额定值,在一段具体时间内至少临时地通过短时间的开放以及关闭一个在该氮气供应管线内的阀门而进行到该加热气囊中的脉动式氮气输入,由此显著地降低了该加热气囊内的加热介质的温度分层作用,
f)使该轮胎坯件完全固化并且从该热压机中移出该车辆轮胎。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具体地在以下事实中可见: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在该加热气囊内部的不希望的温度分层作用。将氮气脉冲式地供应到该加热气囊内部具有永久地干扰该温度分层作用形成的效果。这反复地产生了在该加热气囊内的加热介质的均匀混合。氮气的脉动式的或间断性的进入是通过该氮气阀门来实现的,其方式为将这个阀门在短时间内反复地关闭并且再开放。该氮气阀门关闭之后,由于自然冷凝,该气囊的内部压力在短时间内下降。如果该氮气阀门随后再次开放,则氮气以增加的流速流入该气囊的内部,其中它导致了该加热介质在该加热气囊内的均匀混合。由脉动式氮气输入产生的稳定的脉冲因此永久性地干扰了该加热气囊内的层形成作用并且因此导致了更均匀一致的温度分布。以此方式,实现了固化时间的缩短并且此外增加了将要生产的车辆轮胎的成品质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发展中所提出的是,以锯齿形状的压力特征曲线进行向该加热气囊中的脉动式氮气输入。锯齿形状的压力特征曲线对于在该加热气囊内充分混合该加热介质而言具有积极作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的发展中所提出的是,该脉动式氮气输入通过在该加热气囊内检测到的压降为约0.5至约1bar之后再次开放该氮气供应管线的阀门并且使该内部压力随后再次上升到该预定的额定值而进行。这在该加热气囊内有效地产生了一个脉动式或间断性的压力特征曲线,这有效地降低了该加热气囊内的温度分层作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的发展中所提出的是,进行向该加热气囊中的脉动式氮气输入,直到该轮胎坯件的固化时间结束。其结果是,在该加热气囊内的温度分层作用在整个固化时间内被降低。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的发展中所提出的是,该氮气供应管线以及该蒸汽供应管线被安排为彼此平行并且向一个到达该加热气囊的公用管线中开放。这允许以简单的方式实现向该加热气囊内的脉动式氮气输入。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的发展中所提出的是,在步骤b)中的蒸汽具有在15与18bar之间的范围内的蒸汽压力。通过这些蒸汽压力阀门,可以实现最佳的能量输入。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的发展中所提出的是,氮气具有在20与30bar之间的范围内的预定压力值。通过这些压力阀门,通过该加热介质进行一种最佳的能量输入。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具有一个轮胎坯件的热压机;
图2示出了当使用本发明的方法时的蒸汽压力曲线;
图3示出了一个常规的蒸汽压力曲线。
附图标记说明
1 热压机
2 轮胎坯件
3 加热气囊
4 气囊空腔
5 蒸汽供应管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轮胎德国有限公司,未经大陆轮胎德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92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