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变速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5336.1 | 申请日: | 2010-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3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于尔根·瓦夫齐希;马克·莫尔;马蒂亚斯·赖施 | 申请(专利权)人: |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00 | 分类号: | F16H3/00;F16H57/0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靖;车文 |
地址: | 德国腓德***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变速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依照权利要求1中详细限定类型的、用于车辆的变速器系统,其具有至少一个作为起动元件湿式离合器。
背景技术
由车辆技术中充分公开了例如用于机动车的自动变速器。除了带有行星齿轮、负载切换元件和作为起动元件的转换器的自动变速器之外,也越来越多地使用双离合变速器,双离合变速器具有两个彼此独立的子变速器,这两个子变速器例如作为具有各两个离合器的呈中间轴结构形式的圆柱齿轮变速器来运行。与自动变速器相比,双离合变速器具有如下优点:实现了更高的效率,然而缺点是起动元件的较低负载能力。
通过将受冷却的湿式离合器用作起动元件而提高了起动元件的热负载能力。然而,对湿式离合器的液压操作需要高压力水平,该高压水平对变速器的整体效率有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如下任务,即:提供一种开头所介绍类型的变速器系统,其中,提高了负载元件的负载能力,而对效率无负面影响。
该任务根据本发明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来解决。其他有利的构造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和附图中得到。
因此,提出了一种具有至少一个作为起动元件的湿式离合器的车辆的变速器系统,其中,设置有借助至少一个泵送装置等来进行的冷却剂和润滑剂供给,所述泵送装置借助车辆的驱动发动机来驱动。
根据本发明,泵送装置的驱动件这样实施,即:使得泵送装置的给送体积流或功率同驱动发动机的转速与要润滑的或要冷却的离合器之间的转速差成比例。
由此,获得了如下显著优点:在离合器闭合的情况下,即当不存在压力差时,也没有出现泵送损耗,使得在起动器的负载能力升高时,变速器的效率也总体上得到改善。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的实施方案的范围中,可以设置为,例如泵送装置的转子直接或也间接地与驱动发动机的发动机轴连接,而例如泵送装置的壳体与离合器的从动件直接或间接连接。由此,例如在车辆起动时,当转速差最大时,泵送装置产生高给送体积流量,使得在该状态中出现的离合器上的高热负载通过高冷却功率而降低。而在离合器闭合的情况下,当由于没有压力差而几乎不需要冷却功率,给送体积流量降低到数值零,使得不产生泵送损耗。因此,对泵送装置依赖于负载的驱控过程在即便没有成本高昂的体积流量调节阀的情况下,也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系统来实现。
优选的是,泵送装置或泵送装置的驱动件可以在动力流方向上布置在驱动发动机与要润滑的或要冷却的离合器之间。
所提出的变速器系统可以用于任意的变速器类型。例如在变速器系统被以双离合变速器来实现时,例如泵送装置可以至少部分地整合到变速器的双离合器模块中,由此,得到结构空间优点和装配优点。例如,也可以仅将泵送装置的驱动件整合到双离合器模块中。然而,其他结构的构造方案也是可行的。
在构造为双离合变速器的变速器中,泵送装置的壳体优选可以与配属给带有最小档位(Gang)的子变速器的离合器连接,因为该离合器用作起动元件。其他离合器同样可以是受冷却的湿式离合器或也可以是干式离合器。
与在变速器系统中使用何种类型的变速器无关地,湿式离合器优选可以构造为受冷却的多盘片式膜片离合器等等。也可以使用其他具有类似特性的离合器或转矩传递元件。
在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系统中,低压润滑油及冷却油泵优选可用作泵送装置。在此,可能的是使用其他具有类似特性的泵。
优选地,实施为起动元件的离合器能以电学方式或以电液压方式来操作或者也能以磁性方式来操作。
总之,在所提出的变速器系统中,尤其获得了如下优点,即:将具有受冷却的多盘片式膜片离合器的高负载能力的双离合变速器与低压润滑油泵的系统结合在双离合器模块中。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本发明唯一的视图示出了在车辆中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系统的可行的实施方案的示意性剖面图,该变速器系统具有构造为双离合变速器12的变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该图中所示的传动系包括车辆的驱动发动机1,驱动发动机1的驱动轴2经由扭力减振器3与用于润滑剂和冷却剂供给的泵送装置5的转子4相联接。泵送装置5被整合在双离合变速器12的双离合模块6中。双离合模块6包括:第一离合器7,第一离合器7配属给带有未进一步表示的部件的第一子变速器14;以及第二离合器8,第二离合器8配属给具有同样未进一步表示的部件的第二子变速器13。两个子变速器13、14分别通过齿轮级与中间轴9相嵌接,该中间轴9与双离合变速器12的从动件10相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未经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53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