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振薄膜无效
| 申请号: | 201080030548.0 | 申请日: | 2010-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5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武笠和明;峯崎琢也;千叶彬史;原田健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K3/22;C08K3/34;C08L67/02;F16F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 ||
1.一种减振薄膜,其厚度在20~200μm的范围,其含有树脂组合物,该树脂组合物是使二氧化钛(Y)和云母鳞片(Z)分散在由二羧酸成分结构单元与二醇成分结构单元形成的聚酯树脂(X)中而获得的,该树脂组合物满足所有下述条件(I)~(III):
(I)树脂组合物中的聚酯树脂(X)、二氧化钛(Y)和云母鳞片(Z)的含量分别在35~60质量%的范围、5~15质量%的范围和30~55质量%的范围;
(II)树脂组合物中的云母鳞片(Z)的平均粒径在5~80μm的范围;
(III)根据JISK7127测定的树脂组合物的断裂伸长率在30~70%的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薄膜,其中,所述树脂组合物中的二氧化钛(Y)与云母鳞片(Y)的质量比(二氧化钛/云母鳞片)在0.05~0.21的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振薄膜,其中,聚酯树脂(X)的主链中的碳原子数为奇数的二羧酸成分结构单元数(A1)和主链中的碳原子数为奇数的二醇成分结构单元数(B1)的总量与全部二羧酸成分结构单元数(A0)和全部二醇成分结构单元数(B0)的总量的比例[(A1+B1)/(A0+B0)]在0.5~1.0的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薄膜,其中,聚酯树脂(X)的主链中的碳原子数为奇数的二羧酸成分结构单元是来源于选自由间苯二甲酸、丙二酸、戊二酸、庚二酸、壬二酸、十一烷二酸、十三烷二酸和1,3-环己烷二羧酸构成的组中的二羧酸的结构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薄膜,其中,聚酯树脂(X)的主链中的碳原子数为奇数的二羧酸成分结构单元是来源于间苯二甲酸和壬二酸的结构单元的至少任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薄膜,其中,聚酯树脂(X)的主链中的碳原子数为奇数的二羧酸成分结构单元数(A1)与全部二羧酸成分结构单元数(A0)的比例(A1/A0)在0.5~1.0的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薄膜,其中,聚酯树脂(X)的主链中的碳原子数为奇数的二醇成分结构单元是来源于选自由1,3-丙二醇、1,3-丁二醇、2-甲基-1,3-丙二醇、新戊二醇、1,5-戊二醇、间苯二甲醇和1,3-环己二醇构成的组中的二醇的结构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薄膜,其中,聚酯树脂(X)的主链中的碳原子数为奇数的二醇成分结构单元是来源于选自由1,3-丙二醇、1,5-戊二醇、2-甲基-1,3-丙二醇、1,3-丁二醇和新戊二醇构成的组中的二醇的结构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薄膜,其中,聚酯树脂(X)的主链中的碳原子数为奇数的二醇成分结构单元数(B1)与全部二醇成分结构单元数(B0)的比例(B1/B0)在0.5~1.0的范围。
10.根据权利要求1~9的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薄膜,其中,聚酯树脂(X)的(1)在三氯乙烷和苯酚的混合溶剂(混合质量比:三氯乙烷/苯酚=40/60)中在25℃下测定的特性粘度在0.2~2.0dL/g的范围,且(2)基于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定的降温时的结晶放热峰的放热量为5J/g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10的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薄膜,其中,使用以铝合金5052材料为基板的板厚比(减振薄膜的厚度/基板的厚度)为1.0的无约束型试验片,在频率500Hz、测定温度范围0~80℃的条件下通过中央激振法测定的损耗因子的最大值为0.1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05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含碳纤维软毡和碳纤维硬毡的复合材料
- 下一篇:用于显示立体图像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