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覆导电粒子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29381.6 | 申请日: | 201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4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高井健次;江尻芳则;永原忧子;松泽光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1/01 | 分类号: | H01R11/01;H01B5/00;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金鲜英;刘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粒子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包覆导电粒子,其具备具有树脂粒子和包覆该树脂粒子的金属层的复合导电粒子,
和设置在前述金属层的外侧、包覆前述金属层表面一部分的绝缘性微粒,
前述金属层具有镍-钯合金镀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导电粒子,其中前述镍-钯合金镀层中镍∶钯的摩尔比为1∶99~99∶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覆导电粒子,其中前述镍-钯合金镀层由钯的比率彼此不同的多个层构成,这些多个层中,最外层含钯最多。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包覆导电粒子,其中前述金属层进一步具有设置在前述镍-钯合金镀层外侧的金镀层或钯镀层,在该金镀层或该钯镀层的外侧设置有前述绝缘性微粒。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包覆导电粒子,在压接含有该包覆导电粒子的各向异性导电粘接膜时,前述绝缘性微粒陷入到前述金属层中。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包覆导电粒子,其中前述金镀层或前述钯镀层是位于前述金属层最外层的还原镀覆型的层。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包覆导电粒子,其中前述镍-钯合金镀层含有硼或磷。
8.一种包覆导电粒子的制造方法,具备用具有巯基、硫醚基或二硫醚基的化合物处理具有树脂粒子和包覆该树脂粒子的金属层且该金属层具有镍-钯合金镀层的复合导电粒子,从而在前述金属层的表面上导入官能团的工序,
以及在前述复合导电粒子的外侧设置包覆前述金属层表面一部分的绝缘性微粒的工序。
9.一种包覆导电粒子的制造方法,具备用具有巯基、硫醚基或二硫醚基的化合物处理具有树脂粒子和包覆该树脂粒子的金属层且该金属层具有镍-钯合金镀层的复合导电粒子,从而在前述金属层的表面上导入官能团的工序,
在前述金属层上设置高分子电解质层的工序,
以及在前述复合导电粒子的外侧设置包覆前述金属层表面一部分的绝缘性微粒的工序,其中前述高分子电解质层夹持于前述绝缘性微粒与前述复合导电粒子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导入至前述金属层表面的官能团为选自羟基、羧基、烷氧基和烷氧基羰基中的至少一种。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高分子电解质层由聚胺形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聚胺为聚乙烯亚胺。
13.如权利要求8~12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绝缘性微粒为无机氧化物粒子。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无机氧化物粒子为二氧化硅粒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938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R 导电连接;一组相互绝缘的电连接元件的结构组合;连接装置;集电器
H01R11-00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开的连接位置用来或可能用来使导电部件互连的各连接元件,例如: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某些其他电线;接线柱或导电部件;接线盒进行电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
H01R11-01 .以其连接位置之间导电互连的形式或安排为特点区分的
H01R11-03 .以各连接元件上连接位置的类型或以连接位置与导电部件之间的连接类型为特征的
H01R11-11 .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其他电线、端子或导电部件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或抽头部件
H01R11-12 ..终接于环、钩或叉的端接片
H01R11-16 ..终接于焊头或插座的端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