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酸类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27527.3 | 申请日: | 201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1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星野达雄;田副正明;小林节子;清水明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海法杰尼西斯 |
主分类号: | C12P7/42 | 分类号: | C12P7/42;B01J31/28;B01J31/30;B01J31/32;C12P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郭广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酸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以下的工序A~C、由葡萄糖制备L-酒石酸或其盐、和/或乙醇酸或其盐的方法,
(A)通过将由葡萄糖生产5-酮-D-葡萄糖酸的微生物,在能够使5-酮-D-葡萄糖酸形成水溶性盐的碱的存在下,用含有葡萄糖的培养液培养,得到含有5-酮-D-葡萄糖酸的水溶性盐的培养液的工序A;
(B)通过将工序A中得到的含有5-酮-D-葡萄糖酸的水溶性盐的培养液的pH调整并维持在7~12的范围内,得到5-酮-D-葡萄糖酸的水溶性盐转换为L-酒石酸或其盐、和/或乙醇酸或其盐的反应液的工序B;
(C)由工序B中得到的反应液,提取L-酒石酸或其盐、和/或乙醇酸或其盐的工序C。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在所述工序B中的培养液中进一步含有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培养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过渡金属催化剂为选自由钯、铑、钌、铂、锰、铜、钴、镍、锌、钒和铁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过渡金属催化剂。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浓度为0.00002~2%。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浓度为0.0001~1%。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葡萄糖生产5-酮-D-葡萄糖酸的微生物为属于葡糖杆菌属或醋酸杆菌属的微生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属于葡糖杆菌属或醋酸杆菌属的微生物为选自由氧化葡糖杆菌NBRC 3172及氧化葡糖杆菌NBRC3255、巴氏葡糖杆菌NBRC 3225、微白葡糖杆菌NBRC 3250、氧化葡糖杆菌亚氧化亚种NBRC 3254、グルコノバクタ一·インダストリアスNBRC 3260、蜡状葡糖杆菌NBRC 3267、グルコノバクタ一·ジオキシアセトニカスNBRC 3273、グルコノバクタ一·モノオキシグルコニカスNBRC 3276、グルコノバクタ一·グルコニカスNBRC 3285、グルコノバクタ一·ロゼウスNBRC 3990、グルコノバクタ一·フラトイリNBRC 3265、醋酸杆菌NBRC 3259以及它们的变异菌株的由葡萄糖生产5-酮-D-葡萄糖酸的菌株组成的组中的任意1种或2种以上的微生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属于葡糖杆菌属或醋酸杆菌属的微生物进一步为2-酮-D-葡萄糖酸低生产性和/或5-酮-D-葡萄糖酸低消耗性的菌株。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工序B中的培养液的pH调整并维持在8~11的范围内。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工序B中的培养液pH调整并维持在9~10的范围内。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序B中,调整并维持培养液的pH时,进一步将培养液的温度调整并维持在0℃~70℃的范围内。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序B中,调整并维持培养液的pH时,进一步将培养液的温度调整并维持在20℃~60℃的范围内。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序B中,调整并维持培养液的pH时,进一步将空气供给量与培养液的比率调整并维持在0.2~5的范围内。
14.如权利要求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序B中,调整并维持培养液的pH时,进一步将空气供给量与培养液的比率调整并维持在0.5~3的范围内。
15.如权利要求1~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序C中提取的L-酒石酸的盐为L-酒石酸的一钾盐。
16.如权利要求1~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序C中提取的乙醇酸或其盐,为乙醇酸的游离酸或其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海法杰尼西斯,未经株式会社海法杰尼西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752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