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转式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26468.8 | 申请日: | 201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9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孝志;堀和贵;东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F04C18/32;F04C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压缩机 | ||
1.一种回转式压缩机,其为高压拱顶式,包括机壳(10)和设置在该机壳(10)内、在气缸室(25)对气体进行压缩的压缩机构(20),在该压缩机构(20)中设置有喷出口(21b),该喷出口(21b)上安装有在喷出过程中打开而在从该喷出过程结束时到下一压缩过程的那段时间内被关闭的喷出阀(28a),在喷出过程中从该喷出口(21b)喷出的高压气体经机壳(10)内的空间向该机壳(10)外喷出,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转式压缩机包括供油通路(40),该供油通路(40)在从所述喷出过程中途到所述压缩过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内,将贮存在所述机壳(10)底部的润滑油供向所述喷出口(21b)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油通路(40)构成为:在从所述喷出过程的中途到喷出过程结束的那段时间内向所述喷出口(21b)的内部供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油通路(40)构成为:在从所述喷出过程结束到压缩过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内向所述喷出口(21b)的内部供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构(20)构成为:其动作由一个周期为360°的旋转动作完成,
所述供油通路(40)构成为:当以所述压缩机构(20)的喷出过程的结束位置和压缩过程的开始位置间之位置为旋转动作的基准位置,并设该基准位置的旋转角度为0°时,所述供油通路(40)在旋转角度315°和45°之间的范围向所述喷出口(21b)的内部供油。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油通路(40)包括与设置在所述机壳(10)内的贮油腔(14)和喷出口(21b)连通的供油用直通通路(40A),以便从该贮油腔(14)向所述喷出口(21b)供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该回转式压缩机中设置有:与所述压缩机构的旋转动作连动,对贮存在所述贮油腔中的机油进行搅拌的机油搅拌机构(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构(20)由旋转式压缩机构(20)构成,在该旋转式压缩机构(20)中,活塞(26)伴随着具有偏心部(33b)的曲轴(33)的旋转动作在气缸(21)内沿着所述气缸室(25)内圆周面做公转运动,
所述供油通路(40)包括形成在所述曲轴(33)的偏心部(33b)且机油会被引入其中的凹部(42),所述供油通路(40)构成为:使该凹部(42)和所述压缩机构(20)的喷出口(21b)在向所述喷出口(21b)的内部供油的角度范围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出口(21b)由通孔形成,该通孔形成在所述压缩机构(20)上向所述喷出口(21b)的内部供油的角度范围内其一部分与所述凹部(42)重合的位置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出口(21b)由形成在从所述凹部(42)的旋转轨道偏向径向外侧之位置的通孔形成,
在所述活塞(26)的端面上,形成有使所述喷出口(21b)和所述凹部(42)在向所述喷出口(21b)的内部供油的角度范围内连通的切口(43)。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出口(21b)由形成在从所述凹部(42)的旋转轨道偏向径向外侧之位置的通孔形成,
在所述喷出口(21b)上,形成有使该喷出口(21b)和所述凹部(42)在向所述喷出口(21b)的内部供油的角度范围内连通的切口(44)。
11.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油通路(40)包括供油用间接通路(40B),该供油用间接通路(40B)从设置在所述机壳(10)内的贮油腔(14)经压缩机构(20)的内部向所述喷出口(21b)供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646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