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输入整形的起重机长度测量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80025297.7 | 申请日: | 2010-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9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 发明(设计)人: | 崔基允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基允 |
| 主分类号: | B66C13/16 | 分类号: | B66C13/16;G01B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曾永珠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输入 整形 起重机 长度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输入整形的起重机的长度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输入整形(input shaping)是振动控制方法中的一种,对物体的振动给予对应的反相振动,由此最大限度地减小物体在物体开始移动或停止时的晃动的控制。
作为相关专利提出美国专利第4,997,095号和第5,638,267号。
为了将如所述的输入整形适用在提升机,计算在物体移动时发生的起重机的固有振动频率,并产生对应于所述固有振动频率的反相的输入整形。此时,为了计算固有振动频率,应实时测量起重机的长度。
对此,参照图1具体说明。以提升机为例,如图1所示,在设置在大型建筑物的天花板的导轨12可滑动地安装驱动部14。在驱动部14的下部设置起重机,起重机由马达和可调整长度地连接在所述马达的绳索16构成,在绳索16的下端部固定物体10。
在所述提升机,若移动驱动部14,则固定在起重机的物体10移动,此时,在开始移动或停止物体10时,物体10会周期性地晃动,随此,物体10无法移动到所需的路径,并且,不仅很难将物体10停止在正确的位置,而且将物体10完全停止需要很长时间。
此处,将起重机的固有振动频率设定为ωn,将重力加速度设定为g,起重机的长度,即从驱动部14到物体10的距离设定为L时,起重机的固有振动频率为:
由此可知,物体10的固有振动频率通过起重机的长度L来决定。
作为计算起重机长度的方法,韩国授权实用新型第0437295号提出在起重机和驱动部之间设置超声波传感器,感应反射在驱动部或起重机的超声波来测量起重机的长度的方法。
但是,根据所述方法,由于起重机晃动而存在超声波振荡器和接收部不一致或超声波传感器本身受外界影响而导致可靠性降低的问题。
而且,由于需要设置高价的超声波传感器,因此具有设备的制造费用上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测量起重机长度,不需要安装高价装置,可以实时正确地测量起重机长度的起重机长度测量方法。
所述目的通过起重机长度测量方法来达成,所述起重机长度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骤,将起重机长度L设定为最初长度(L0+L1);第二步骤,在起重机开始运作后,判断是否已经过设定时间;第三步骤,当经过设定时间时,判断所述吊钩处于下降状态或上升状态;第四步骤,在下降中或上升中时,分别适用对应的以下数学式计算在判断时点的起重机长度。
此处,L0是在所述起重机的吊钩处于上限的状态下,所述吊钩的中心和所述起重机的马达的轴中心之间的距离,L1是所述吊钩的中心和挂在所述吊钩上的物体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上升时适用L=L-ΔL,下降时适用L=L+ΔL,此处,ΔL表示按照所述吊钩的上升或下降的长度变化,上升速度(或下降速度)×设定时间。
优选,在所述第三步骤,吊钩处于上升状态时,进一步判断吊钩是否与上限接触感应器接触,吊钩与接触感应器相接触时,将起重机长度设定为最初长度。
优选,在所述第三步骤,吊钩处于上升状态时,进一步判断吊钩是否与上限接触感应器接触,仅在吊钩与接触感应器没有接触时,才执行第四步骤。
优选,在第四步骤,在吊钩处于上升状态时,计算超重机长度,然后当计算的起重机长度大于最初长度时,将起重机长度设定为所计算的起重机长度,当计算的起重机长度小于最初长度时,将起重机长度设定为最初长度。
根据所述构成,能够可靠地测量起重机长度,不需要安装高价装置,可以实时正确地测量起重机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为说明输入整形的概念图。
图2是概略表示适用本发明的长度测量方法的提升机的立体图。
图3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长度测量方法而简化图2的提升机的构造的结构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测量起重机长度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2是概略表示适用本发明的长度测量方法的提升机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基允,未经崔基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52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