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功率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25221.4 | 申请日: | 201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01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G·A·格隆尼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贝尔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63 | 分类号: | G01R11/63;G01R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毛力 |
地址: | 澳大利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供给电气设备的电功率的监测的若干方面。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电源的监测,以减少不必要的功耗,从而节约能源。
背景技术
以下对现有提议或产品的引用和描述不旨在且不应被理解为对本领域公知常识的声明或承认。具体而言,以下对现有技术的讨论不涉及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或公知的内容,而是可能有助于对本发明的创造性的理解,相关现有提议的标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在世界上许多地方,人们高度关注过度能源使用。有许多旨在在国际和国家层面节约能源的提案。
在可实现节约能源的发明领域,参照国际专利申请号WO 2005/111766和国际专利申请号WO 2008/064410。这些专利说明书的每一个都通过引用结合于此,并且在下文中都被称为国际申请。
这些国际申请公开了其中电气设备与单个干线供电(mains supply)电气插座连接、且监测流经至少一个电气设备的电流和跨所述至少一个电气设备的电压以确定该设备的功能状态的发明。根据设备的功能状态的本质和其他电气设备的本质,可以关闭对任何或所有其他电气设备的供电,使得在不必要给所有设备供电的情况下,不对所有电气设备供电。
本发明基于这样的概念,即:通过监测如同上述国际申请中那些节能设备的多个节能设备,以及在某些实施例中通过将多个此类节能设备联网,可提高此类节能设备的节能性能。
虽然诸如在国际申请中的那些节能设备可在个体层面自主地最大化节约能源,但是可以相信,增加的联网功能可提供前所未有的优点。
发明内容
因此,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监测多个电气设备的功耗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用于与允许从单个干线供电电气插座向多个电气设备供电的类型的节能设备通信的装置,该节能设备包括:
多个受控制的电气插座和适合于连接至干线供电电气输出的单个电气输入;以及
适合于响应于感测到的至少一个电气设备的状态将来自干线供电电气插座的电能连接至各个受控制的电气插座的开关装置;
-用于监测受控制的电气插座的功耗的监测装置;
-用于输出与所监测的功耗相关的数据的输出装置。
优选地,本发明的系统包括用于实现响应于所监测的功耗的数据输出来控制电气设备的功耗的控制装置。更优选地,控制装置实现响应于所监测的功耗的数据输出来调整节能设备的设置。
在第二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监测多个电气设备的功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与允许从单个干线供电电气插座向多个电气设备供电的类型的节能设备通信,该节能设备具有:
多个受控制的电气插座和适合于连接至干线供电电气输出的单个电气输入;以及
适合于响应于所感测到的至少一个电气设备的状态将来自干线供电电气插座的电能连接至各个受控制的电气插座的开关装置;
-监测受控制的电气插座的功耗;以及
-输出与所监测的功耗相关的数据。
优选地,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响应于所监测的功耗的数据输出来控制电气设备的功耗。更优选地,通过响应于所监测的功耗的数据输出调整节能设备的设置来实现控制步骤。
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可用在不同层次,例如,用以监测和可选地控制诸如一组音频/视频娱乐设备的一组电气设备的功耗。
在较高层次,例如,监测(和可选地控制)可对家里或办公室内的许多电气设备进行。
在更高层次,监测(和可选地控制)可在诸如电力设备或机构之类的集中的设施中进行,以便远程监测和选择性地控制单个插座的节能功能。其示例包括设置空闲功率阈值限制、“活动待机”超时周期、基于资费的每天使用率等等。
监测可具有许多优点,尤其是在检测异常使用、故障和盗窃方面。
作为异常使用的一个示例,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可在办公室环境中从受检测的通用电源插座(GPO)检测可能由于使用便携式加热器产生的过度功耗。因此,可对管理人员发出异常能源使用的警告。
监控可向用户发出警告例如由冰箱或制冰机的故障引起的功耗的中断,或由平常不用的设备的使用引起的意想不到的功率使用。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可通过例如电子邮件、短信服务(SMS)等向用户发出这种类型的故障检测的警告。
监测也可向用户发出电气设备被盗窃的警告,或设备从电气插座未经许可的去除的警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贝尔技术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恩贝尔技术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52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