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收缩性聚酯类膜及其制造方法、包装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22756.6 | 申请日: | 2010-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8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 发明(设计)人: | 春田雅幸;向山幸伸;野濑克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纺织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9C61/06 | 分类号: | B29C61/06;B29C55/14;C08J5/18;G09F3/0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蒋亭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收缩 聚酯 及其 制造 方法 包装 | ||
1.一种热收缩性聚酯类膜,其特征在于,是用以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主要的构成成分且在全部聚酯类树脂成分中含有13摩尔%以上能够成为非晶质成分的1种以上的单体成分的聚酯类树脂形成的,并且满足下述(1)~(4)的要件:
(1)在80℃的热水中处理10秒的情况下与处理3秒的情况下的膜宽度方向的热水热收缩率之差为3%以上且15%以下;
(2)在90℃的热水中处理10秒的情况下的宽度方向及长度方向的热水热收缩率分别为40%以上且80%以下、0%以上且12%以下;
(3)在80℃的热水中沿宽度方向收缩10%后的每单位厚度的长度方向的直角撕裂强度为180N/mm以上且310N/mm以下;
(4)长度方向的拉伸破坏强度为90MPa以上且300MPa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收缩性聚酯类膜,其特征在于,在80℃的热水中沿宽度方向收缩10%后测定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的埃罗门多撕裂负荷时的埃罗门多比为0.3以上且1.5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收缩性聚酯类膜,其特征在于,厚度为10μm以上且70μm以下,雾度为2.0以上且13.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收缩性聚酯类膜,其特征在于,动态摩擦系数为0.1以上且0.55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收缩性聚酯类膜,其特征在于,在全部聚酯树脂成分中的能够成为非晶质成分的单体的主成分为新戊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间苯二甲酸中的任一种。
6.一种用于连续地制造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收缩性聚酯类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a)~(g)的工序:
(a)纵向拉伸工序,其中,将未拉伸聚酯类膜在Tg以上且Tg+30℃以下的温度下沿长度方向以2.2倍以上且3.0倍以下的倍率进行拉伸,然后,在Tg+10℃以上且Tg+40℃以下的温度下沿长度方向以1.2倍以上且1.5倍以下的倍率进行拉伸,由此,总计以达到2.8倍以上且4.5倍以下的倍率的方式进行纵向拉伸;
(b)退火工序,其中,一边使用红外线加热器对纵向拉伸后的膜在宽度方向上进行加热,一边在长度方向上实施10%以上且70%以下的松弛;
(c)中间热处理工序,其中,对退火后的膜,在拉幅机内利用夹子把持宽度方向的两端的状态下,在130℃以上且190℃以下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1.0秒以上且9.0秒以下的时间;
(d)自然冷却工序,其中,使中间热处理后的膜通过与各工序的加热区域阻断并且不进行积极的加热操作的中间区域,由此,进行自然冷却;
(e)强制冷却工序,其中,将自然冷却后的膜积极地冷却至表面温度达到80℃以上且120℃以下的温度;
(f)横向拉伸工序,其中,将强制冷却后的膜在Tg+10℃以上且Tg+40℃以下的温度下沿宽度方向以2.0倍以上且6.0倍以下的倍率进行拉伸;和
(g)最终热处理工序,其中,对横向拉伸后的膜,在拉幅机内利用夹子把持宽度方向的两端的状态下,在80℃以上且130℃以下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1.0秒以上且9.0秒以下的时间。
7.一种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是以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收缩性聚酯类膜作为基材,通过将在该基材上设置有打孔或者一对凹口的标签覆盖于包装对象物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上而使其热收缩而形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纺织株式会社,未经东洋纺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275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