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盘存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20229.1 | 申请日: | 201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8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普莱斯·贝瑞恩·特尔茨斯;阿尔乔姆·米申;克里斯多佛·蒙哥马利·卡朋特;布赖恩·哈莱·纳尔逊;克雷格·巴克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LG数据存储韩国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17/03 | 分类号: | G11B17/03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焕生;谢丽娜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盘 存储系统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2009年5月8日提交的、名称为“Optical Disc Storage System”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176,704的权益和对于其在35U.S.C.§119(e)下的优先权,其通过引用的方式被整体包含在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处理光盘和数据存储系统中的盘驱动器的更换。
背景技术
已知光盘库的各种设计。例如,在1991年1月8日授权的、名称为“Dual Drive Changer for Records”的、Agostini的美国专利No.4,984,228描述了一种系统,其中,用于盘的储存的环形仓(magazine)围绕两个盘驱动器。该仓相对于盘驱动器旋转,盘驱动器允许双机构从该仓向驱动器加载盘/从驱动器向该仓卸载盘。
附图说明
图1A图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介质库装置的光盘处理系统的前侧的等距视图。图1B图示在图1A中图示的介质库装置的光盘处理系统的背侧的等距视图。图1C图示向在图1A和1B中图示的介质库装置的后门内置的风扇现场可更换单元的详细视图。
图2A-D图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介质库装置的现场可更换单元(“FRU”)。
图3A-G图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由介质库装置使用的高密度盘舱。
图4A-G图示根据一个实施例加载盘到介质库装置的光学驱动器。
图4H图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介质库装置的碰撞传感器模块。
图5A-C图示根据实施例的盘检测系统的视图。
图6图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盘插槽对利用传感器输出的粗略和精细位置编码。
图7是图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盘插槽对于粗略位置编码的图。
图8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作为位置的函数的单个传感器电压的图。
图9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作为位置的函数的双传感器电压的图。
图10图示根据实施例的、具有光学器件的编码器板、发射器和接收器PCA的横截面。
图11A-D图示根据实施例的编码器板的详细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配置概述
所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处理介质库装置中的光盘和用于更换现场光盘驱动器的方法和系统。在一个实施例中,介质库装置包括光盘处理机器人,其被开发用于垂直方向上的细长规格因数(form factor)的插槽负载驱动器。在系统级上,光盘存储系统提供模块性和可缩放性。每对驱动器驻于水平背板上垂直定向的独立现场可更换单元(“FRU”)中。盘处理机器人包括盘拾取器组件,盘拾取器组件通过沿着舱的长度横向移动来取得在大盘舱内水平堆栈存储的盘。小的盘输送舱附接到大的盘舱,以提供从盘舱引入和引出小数量的盘的装置。
具有水平定向的盘舱的细长插槽负载驱动器的使用通过降低机器人复杂度并且增加每一个驱动器的盘数量而大大增强了设计的机械布局。在给定网络机架环境的限制(例如,机架宽度是固定的,机架高度是很昂贵的,并且为机架深度付费)的情况下,将盘堆栈定向为水平的是获得大的盘密度的最经济合算的方式。通过类似的论证,细长驱动器规格因数的小宽度允许驱动器被配置在中心机器人的每一侧,这实现了比在相同的库底盘中的一半高度的光学驱动器多四倍的驱动器。在一个实施例中,这产生了更大的数据吞吐量,并可用于服务更多数据请求的更多驱动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这种布局也简化了机器人,这实现了在开发时间、故障时间和零件成本上的节省。在各个实施例中,利用两个独立的轴来实现所有所需的盘移动:在滑橇上的拾取器将盘从装置的一侧向另一侧移动,并且该滑橇将拾取器从前舱插槽向后驱动器位置定位。因此,不要求盘或拾取器的旋转。
附图仅为了说明的目的而描述了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从下面的讨论认识到:在不偏离在此所述的原理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在此所述的结构和方法的替代实施例。
介质库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LG数据存储韩国公司,未经日立-LG数据存储韩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02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