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穿线结的软组织缺陷修复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080009983.5 | 申请日: | 2010-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1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W·辛哈塔特;J·马诺斯;B·R·德尔马特;D·梅瑟利;B·施密特;W·米勒;J·塔尔博特;G·富塞尔;N·G·史密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恩蒂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许剑桦 |
| 地址: | 瑞士奥***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穿线 软组织 缺陷 修复 系统 | ||
1.一种软组织缺陷修复系统,包括:
杆,所述杆限定相对的近端和远端,所述杆限定目标结位置,缝合线的结环绕所述目标结位置系住,杆具有穿过它延伸的槽道;
缝合线取回装置,所述缝合线取回装置容纳在杆的槽道内部,并能在所述槽道内平移,其中,(i)缝合线取回装置包括远端,所述远端设置成捕获缝合线的自由端;(ii)缝合线取回装置设置成在缝合线的自由端穿过临近缺陷的软组织之后使得自由端从杆的远端穿过杆的槽道,并通过杆的近端穿出;以及
结推动器,所述结推动器能与杆连接,所述结推动器设置成使得结朝着缺陷向远侧滑动离开所述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组织缺陷修复系统,还包括:外科手术缝合线股绳,所述外科手术缝合线股绳具有自由端和环绕杆布置的预先系的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组织缺陷修复系统,其中:缝合线取回装置的远端为柔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组织缺陷修复系统,其中:所述柔性的远端设置成当所述远端穿过杆的内部槽道时进行压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组织缺陷修复系统,其中:缝合线包括临近所述结的缝合线小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组织缺陷修复系统,其中:缝合线股绳的自由端附接在梭动元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组织缺陷修复系统,其中:梭动元件与针头可拆卸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组织缺陷修复系统,其中:杆设置成相对于结推动器向近侧退回,从而使得结朝着缺陷向远侧滑动离开所述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组织缺陷修复系统,其中:结推动器设置成相对于杆向远侧前进,从而使得结朝着缺陷向远侧滑动离开所述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组织缺陷修复系统,其中:杆具有尖锐的远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组织缺陷修复系统,还包括:针头,所述针头与缝合线股绳的自由端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组织缺陷修复系统,还包括:
第二杆,所述第二杆限定相对的近端和远端,所述第二杆限定目标结位置,第二缝合线的结环绕所述目标结位置系住,第二杆具有穿过它延伸的槽道;
第二缝合线取回装置,所述第二缝合线取回装置容纳在第二杆的槽道内部,并能在所述槽道内平移,其中,(i)第二缝合线取回装置包括远端,所述第二缝合线取回装置的远端设置成捕获第二缝合线股绳的自由端;(ii)第二缝合线取回装置设置成在缝合线的自由端穿过临近缺陷的软组织之后使得自由端从第二杆的远端穿过第二杆的槽道,并通过第二杆的近端穿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组织缺陷修复系统,还包括:
缝合线通过装置,所述缝合线通过装置包括:
本体部件,所述本体部件限定接收针头的槽道;
构架臂,所述构架臂从本体部件延伸,所述构架臂具有与本体部件间隔的构架臂壳体,其中,组织接收间隙布置在构架臂壳体和本体部件之间;
针头,所述针头能在本体部件的槽道内在前进位置和退回位置之间往复平移,在所述前进位置中,针头的远端延伸到构架臂壳体中,在所述退回位置中,针头的远端从构架臂壳体退回;以及
梭动元件,所述梭动元件设置成与针头可拆卸地连接以及与构架臂壳体可拆卸地连接,其中,缝合线股绳的自由端在最初附接在梭动元件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软组织缺陷修复系统,其中:缝合线通过装置设置成:(i)使得针头从它的退回位置平移至它的前进位置;(ii)使得梭动元件与构架臂壳体可拆卸地连接;(iii)当梭动元件附接在构架臂壳体上时,使得针头往回平移至它的退回位置;(iii)使得针头往回平移至它的前进位置;(iv)使得梭动元件与针头可拆卸地连接;以及(v)使得针头与附接在它上面的梭动元件一起往回平移至它的退回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软组织缺陷修复系统,其中:(i)针头包括接合结构,梭动元件包括相应接合结构;以及(ii)当接合结构相互接合时,梭动元件与针头可拆卸地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软组织缺陷修复系统,其中:接合结构是相应的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恩蒂斯有限公司,未经斯恩蒂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998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