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亚甲基吡咯硼配位化合物及使用了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09323.7 | 申请日: | 2010-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3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 发明(设计)人: | 奥田文雄;池田洁;佐土贵康;越智贵彦;田边良满;泽野文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7F5/02 | 分类号: | C07F5/02;C07D207/335;C07D403/06;C09K11/06;H01L51/5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蒋亭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吡咯 硼配位 化合物 使用 有机 电致发光 元件 | ||
1.一种下述式(1)所示的亚甲基吡咯硼配位化合物,
式中,R1~R6及Y分别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卤原子、卤代烷基、羧基、酯基、氨基甲酰基、氨基、硝基、氰基、甲硅烷基或者硅氧烷基,
R1~R6中,相互邻接的取代基之间可以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缩合芳香族环、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脂肪族环,
X为碳原子或者氮原子,X为氮原子时Y不存在,
Z1及Z2分别为卤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氧基,
Z1及Z2中的至少1个为被氟原子取代的烷氧基、或者被氟原子或氟烷基取代的芳氧基,
Z1及Z2也可形成环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甲基吡咯硼配位化合物,所述亚甲基吡咯硼配位化合物如下述式(2)所示,
式中、R1~R4、X、Y、Z1及Z2与式(1)相同,
R7~R10分别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卤原子、卤代烷基、羧基、酯基、氨基甲酰基、氨基、硝基、氰基、甲硅烷基或者硅氧烷基,
R1~R4及R7~R10中,相互邻接的取代基之间可以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缩合芳香族环、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脂肪族环。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亚甲基吡咯硼配位化合物,其中,在所示式(1)或者式(2)中,X为碳,Y为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亚甲基吡咯硼配位化合物,其中,在所述式(1)中,R1、R3、R4及R6分别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者在所述式(2)中,R1、R3及R4分别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亚甲基吡咯硼配位化合物,其中,
在所述式(1)或者式(2)中,Z1及Z2中的至少1个为被氟原子取代的烷氧基。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亚甲基吡咯硼配位化合物,其为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的掺杂剂。
7.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在阴极和阳极之间夹持有由一层或多层构成的至少含有发光层的有机薄膜层,
所述有机薄膜层的至少一层含有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亚甲基吡咯硼配位化合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层含有所述亚甲基吡咯硼配位化合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层还含有下述式(3)所示的并四苯衍生物,
式中,Q1~Q12分别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数为6~20的芳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20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20的烷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数为6~20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数为6~20的芳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2~2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数为7~20的芳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为5~20的杂环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出光兴产株式会社;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未经出光兴产株式会社;三井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932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柴油机燃烧室
- 下一篇:一种高功率卷绕式铅碳超级蓄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