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轮分子泵及涡轮分子泵用颗粒捕集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09031.3 | 申请日: | 2010-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6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关田幸照;久保田和马;守屋刚;菅原荣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4D19/04 | 分类号: | F04D1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分子 颗粒 捕集器 | ||
1.一种涡轮分子泵,其中,该涡轮分子泵包括:
转子,其形成有多层旋转叶片,且该转子能够进行高速旋转;
多个固定叶片,它们在泵轴线方向上与上述旋转叶片交替配置;
泵外壳,其用于容纳上述旋转叶片及固定叶片,且在该泵外壳上形成有进气口;
圆盘,其设在与上述转子的进气口一侧接近的位置,且该圆盘以与上述转子的比旋转叶片根部靠内径侧的面相面对的方式进行配置;
圆筒状的网眼结构体,其配置在上述进气口和上述转子之间,且由细线编织而成,
将被上述转子弹起的颗粒捕捉到上述网眼结构体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分子泵,其中,该涡轮分子泵包括:
多个板状的网眼结构体,它们相对于上述圆筒状的网眼结构体呈放射状配置,且该网眼结构体与泵进气口垂直。
3.一种涡轮分子泵,其中,该涡轮分子泵包括:
转子,其形成有多层旋转叶片,且该转子能够进行高速旋转;
多个固定叶片,它们在泵轴线方向上与上述旋转叶片交替配置;
泵外壳,其用于容纳上述旋转叶片及固定叶片,且在上述泵外壳上形成有进气口;
圆盘,其设在与上述转子的进气口一侧接近的位置上,且该圆盘以与上述转子的比旋转叶片根部靠内径侧的面相面对的方式进行配置;
网眼结构体,其沿上述泵外壳的内壁设置,该网眼结构体由细线编织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涡轮分子泵,其中,该涡轮分子泵包括:
保护网,其包括上述圆盘和以包围该圆盘的方式设置且形成有多个开口的网区域,该保护网用于防止经过上述进气口的异物进入到上述泵外壳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涡轮分子泵,其中,
上述网眼结构体是将编织细线而成的布状的网以层状配置而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涡轮分子泵,其中,
上述细线由不锈钢细线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涡轮分子泵,其中,
上述细线由二氧化硅的比例为6%~10%的硅酸铝纤维构成。
8.一种涡轮分子泵用颗粒捕集器,其中,该涡轮分子泵用颗粒捕集器包括:
壳体,其具有用于与涡轮分子泵的进气口法兰相连接的第1法兰和用于与真空装置侧的排气口法兰相连接的第2法兰;
圆筒状的网眼结构体,其配置在上述壳体内,且由细线编织而成,使得在该网眼结构体的内部捕捉被上述涡轮分子泵的转子弹起的颗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涡轮分子泵用颗粒捕集器,其中,该涡轮分子泵用颗粒捕集器包括:
圆盘,其以与上述涡轮分子泵的转子上表面相面对的方式配置在上述第1法兰侧,且该圆盘的直径尺寸小于等于上述涡轮分子泵的转子的旋转叶片根部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涡轮分子泵用颗粒捕集器,其中,该涡轮分子泵用颗粒捕集器包括:
保护网,其包括直径尺寸小于等于上述涡轮分子泵的转子的旋转叶片根部的直径的圆形区域和以包围该圆形区域的周围的方式进行设置且形成有多个开口的网区域,该保护网用于防止经过上述进气口法兰的异物进入到涡轮分子泵内。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涡轮分子泵用颗粒捕集器,其中,该涡轮分子泵用颗粒捕集器包括:
多个板状的网眼结构体,它们相对于上述圆筒状的网眼结构体呈放射状地配置,且沿上述第1法兰及第2法兰的轴线方向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涡轮分子泵用颗粒捕集器,其中,
上述细线由不锈钢细线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涡轮分子泵用颗粒捕集器,其中,
上述细线由二氧化硅的比例为6%~10%的硅酸铝纤维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903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公路入口匝道合流区智能安全预警控制方法
- 下一篇:可大角度倾斜的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