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及轮胎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8039.8 | 申请日: | 2010-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7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河野好秀;今誓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B60C5/01 | 分类号: | B60C5/01;B29D30/06;B60C9/22;B60C15/00;B60C15/02;B60C15/04;B60C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于轮辋的轮胎及轮胎的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至少一部分由热塑性材料形成的轮胎及轮胎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轿车等车辆中,使用有由橡胶、有机纤维材料、钢丝构件等构成的充气轮胎。
但是,使用后的橡胶在回收再利用的用途上存在限制,进行焚烧、粉碎而用作道路的铺路材料等处理。
近年来,从轻量化和成形性的容易度、回收再利用的容易度的观点出发,希望将热塑性树脂、热塑性弹性体等用作轮胎材料。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用热塑性的高分子材料而成形的充气轮胎。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03-1437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与橡胶制的以往轮胎相比较,使用了热塑性的高分子材料的轮胎的制造容易且成本低廉。
但是,当利用模具来进行轮胎的成形时,若利用芯子形成轮胎内腔部,则存在不能自成形后的轮胎取出芯子的问题。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对沿轴向分割了轮胎的半环状的轮胎片进行成形,将2个轮胎片相接合,从而得到充气轮胎。
而且,如下进行轮胎片的接合:利用模具自身加热或利用高频加热机等加热一个轮胎片和另一个轮胎片之间的接合部分周边,使构成轮胎片的热塑性的高分子材料熔融、流动。
但是,若再次加热一次成形的轮胎片而使其熔融,则接合部分长时间处于高温下,熔融而固化的部分的材料强度由于热老化有时相比于其他部分降低,存在接合部分的强度不足的危险。
此外,由于接合部分周边熔融,因此必须利用接合模具来进行接合部分的成形,存在模具增加的问题。
而且,为了平坦地形成接合面、确保对称性,需要改变一个轮胎片和另一个轮胎片之间的接合部的形状,需要2种模具,需要降低制造成本、改善模具的管理。
此外,在以往技术中,在一个轮胎片和另一个轮胎片上分别设置接合片,对接合片重叠的部分进行熔融接合,因此欲自外部加热而接合(熔接)接合面的彼此之间,需要使接合部分的厚度方向整体熔融,必然会使被熔融的热塑性材料的量变多,加热时间也增加。
若接合时被熔融的树脂量(体积)变多,则在冷却后容易产生压痕(由于熔融的部分固化时的收缩而产生的凹部),导致强度降低以及尺寸精度变差,此外,热老化部分增多。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接合由热塑性材料形成的多个轮胎骨架构件而构成的轮胎中,能够减少施加到轮胎骨架构件的热量,防止变形引起的应力集中,充分地确保接合部分。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轮胎,其包括多个轮胎骨架构件,该轮胎骨架构件由热塑性材料形成,其中,彼此相邻的上述轮胎骨架构件使用与上述轮胎骨架构件不是一体的热塑性材料接合。
接着,说明第1技术方案的轮胎的作用。
若考虑将用于安装到轮辋上的轮胎设置成热塑性材料的成形品,则在模制成形之后,难以自轮胎内取出用于形成轮胎内表面部分的芯子部分。但是,若将轮胎在轴向上分割成多个,则无需使用芯子就能够分别进行被分割的轮胎骨架构件的成形。
在这里,在第1技术方案的轮胎中,彼此相邻的轮胎骨架构件之间使用与轮胎骨架构件不是一体的热塑性材料接合,而不像以往技术的轮胎那样,以较大的范围加热由热塑性材料构成的轮胎骨架构件的接合部分,仅使构成轮胎骨架构件的热塑性材料熔融而进行接合,因此施加到轮胎骨架构件的热量少,防止热塑性材料在接合部分强度下降,从而能够确保接合部分的强度。
此外,在第1技术方案的轮胎中,即使熔融了的热塑性材料固化导致轮胎骨架构件的接合部分产生压痕,由于向接合部供给与轮胎骨架构件不是一体的热塑性材料来进行接合,因此向压痕部分供给热塑性材料,结果能够防止产生压痕,防止形成凹部,从而还能够防止尺寸精度下降和不均匀的应力集中。
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是根据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其中,在轮胎径向内侧具有胎圈部,该胎圈部用于与轮辋的胎圈座及轮辋凸缘接触,在上述胎圈部中埋设有由金属材料构成的环状的胎圈芯。
接着,说明第2技术方案的轮胎的作用。
通过在与轮辋嵌合的部位即胎圈部中埋设有由金属材料构成的胎圈芯,能够与以往的橡胶制的充气轮胎相同地在轮辋上牢固地保持轮胎。
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是根据本发明的第1或第2技术方案,其中,自胎侧部至外周部由热塑性材料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80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