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用吸音板及使用此吸音板的汽车用引擎下盖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07581.1 | 申请日: | 2010-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7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见座田修一;早坂伸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和纤维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B32B3/26;B32B27/06;B62D25/20;F02B77/13;G10K1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吸音 使用 引擎 | ||
1.一种汽车用吸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柔软的有弹性的高分子有机材料所形成的第一层;以及沿着上述第一层成层积状地固装在其上的由柔软的有弹性的高分子有机材料构成的第二层,该第二层形成为,使其气泡部沿着第一层分布以可发挥其吸音性,且使上述气泡部朝远离第一层的方向隆起并且上述气泡部为多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吸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两层为分别具有7(μm)~150(μm)的范围以内的厚度的薄膜,所述多个气泡部为分别具有5(mm)~100(mm)的范围以内的径长及高度的筒状气泡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吸音板,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第三层,该第三层由多孔质材料形成,该第三层沿着第二层并层积于其上,并隔着第二层与第一层相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用吸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两层为分别具有7(μm)~150(μm)的范围以内的厚度的薄膜,所述多个气泡部为分别具有5(mm)~100(mm)的范围以内的径长及高度的筒状气泡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用吸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层是具有10(g/m2)~200(g/m2)的范围以内的单位面积重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用吸音板,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三层的所述多孔质材料为无纺布。
7.一种汽车用吸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柔软的有弹性的高分子有机材料所形成的第一层;以及沿着上述第一层成层积状地固装在其上的由柔软的有弹性的高分子有机材料构成的第二层;由多孔质材料形成的第三层,该第三层沿着第二层并层积于其上,并隔着第二层与第一层相向;以及由金属材料形成的第四层,该第四层沿着第一层并层积于其上,并隔着第一层与第二层相向;其中,该第二层形成为,使其气泡部沿着第一层分布以可发挥其吸音性,且使上述气泡部朝远离第一层的方向隆起并且上述气泡部为多个。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用吸音板,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四层的所述金属材料为铝。
9.一种汽车用引擎下盖,其特征在于:该引擎下盖沿引擎的底部设置,而所述引擎配设在引擎室内,该引擎下盖具有:由合成树脂板所形成的盖本体,该盖本体沿着引擎的上述底部而被支持;以及吸音板,
该吸音板包括;由柔软的有弹性的高分子有机材料所形成的第一层;以及沿着上述第一层成层积状地固装在其上的由柔软的有弹性的高分子有机材料构成的第二层;由多孔质材料形成的第三层,该第三层沿着第二层并层积于其上,并隔着第二层与第一层相向;其中,该第二层形成为,使其气泡部沿着第一层分布以可发挥其吸音性,且使上述气泡部朝远离第一层的方向隆起并且上述气泡部为多个;
此吸音板以将其第二层位于其第一层的引擎侧的方式从引擎的上述底部侧沿着盖本体被装设在盖本体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用引擎下盖,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三层的所述多孔质材料为无纺布。
11.一种汽车用引擎下盖,其特征在于:该引擎下盖沿引擎的底部设置,而所述引擎配设在引擎室内,该引擎下盖具有:由合成树脂板所形成的盖本体,该盖本体沿着引擎的上述底部而被支持;以及吸音板,该吸音板包括;由柔软的有弹性的高分子有机材料所形成的第一层;以及沿着上述第一层成层积状地固装在其上的由柔软的有弹性的高分子有机材料构成的第二层;由多孔质材料形成的第三层,该第三层沿着第二层并层积于其上,并隔着第二层与第一层相向;以及由金属材料形成的第四层,该第四层沿着第一层并层积于其上,并隔着第一层与第二层相向;其中,该第二层形成为,使其气泡部沿着第一层分布以可发挥其吸音性,且使上述气泡部朝远离第一层的方向隆起并且上述气泡部为多个,
此吸音板以将其第二层位于其第一层的引擎侧的方式从引擎的上述底部侧沿着盖本体被装设在盖本体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汽车用引擎下盖,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三层的所述多孔质材料为无纺布。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汽车用引擎下盖,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四层的所述金属材料为铝。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汽车用引擎下盖,其特征在于:第三层、第二层、第一层及第四层的各外周部以第四层的上述外周部为基准被加以热融接,并作为环状法兰部而被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和纤维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丰和纤维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75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输入高增益升压变换器
- 下一篇:一种自动循环式溢酸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