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对称结型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06267.1 | 申请日: | 2010-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1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R·M·拉塞尔;F·G·安德森;M·J·齐拉克;D·科林斯;R·费尔普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9/808 | 分类号: | H01L29/808;H01L21/337;H01L29/10;H01L29/08;H01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吴立明 |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对称 场效应 晶体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半导体结构,包括:
主体层,包括半导体材料并且具有第一导电类型的掺杂,并且位于半导体衬底中;
源极区域,包括所述半导体材料并且具有所述第一导电类型的掺杂,并且横向地邻接所述主体层;
漏极区域,包括所述半导体材料并且具有所述第一导电类型的掺杂,并且横向地邻接所述主体层;
上栅极区域,包括所述半导体材料并且具有第二导电类型的掺杂,并且垂直地邻接所述主体层的顶部表面,其中所述第二导电类型与所述第一导电类型相反,以及
下栅极区域,包括所述半导体材料并且具有所述第二导电类型的掺杂,并且垂直地邻接所述主体层的底部表面以及横向地邻接所述主体层的侧壁并且邻接所述上栅极区域,其中所述源极区域和所述漏极区域具有基本上共面的顶部表面,并且其中所述源极区域的底部表面位于所述漏极区域的最底部表面的水平面之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中所述源极区域的底部表面邻接所述下栅极区域的顶部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中所述漏极区域并不邻接所述下栅极区域。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中所述主体层、所述源极区域以及所述漏极区域都是单晶体并且彼此外延地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中所述上栅极区域和所述下栅极区域是单晶体,并且其中所述主体层、所述源极区域、所述漏极区域、所述上栅极区域和所述下栅极区域彼此外延地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还包括:
第一浅沟槽隔离结构,包括电介质材料并且横向地围绕所述源极区域的上部;
第二浅沟槽隔离结构,包括所述电介质材料并且横向地围绕所述漏极区域;以及
第二导电类型的透穿区域,包括所述半导体材料,具有所述第二导电类型的掺杂,并且横向地邻接所述下栅极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中所述源极区域、所述漏极区域、所述上栅极区域、所述下栅极区域、所述第一浅沟槽隔离结构、所述第二浅沟槽隔离结构以及所述第二导电类型的透穿区域包封所述主体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导电类型的透穿区域为单晶体并且其与所述主体层、所述源极区域、所述漏极区域、所述上栅极区域和所述下栅极区域外延地对齐。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结构,还包括:
第三浅沟槽隔离结构,邻接所述第二导电类型的透穿区域并且横向地包围但不邻接所述第一浅沟槽隔离结构和所述第二浅沟槽隔离结构;以及
第四浅沟槽隔离结构,邻接所述第二导电类型的透穿区域并且横向地包围但不邻接所述第三浅沟槽隔离结构。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结构,还包括半导体层,该半导体层包括所述半导体材料,具有所述第一导电类型的掺杂,并且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中,其中所述半导体层垂直地邻接所述下栅极区域的底部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还包括:
第一导电类型的掩埋半导体层,其包括所述半导体材料,具有所述第一导电类型的掺杂,垂直邻接所述下栅极区域的底部表面,并且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中;以及
半导体层,其包括所述半导体材料,具有所述第二导电类型的掺杂,并且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中,其中所述半导体层垂直地邻接第一导电类型的掩埋半导体层的底部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还包括第一导电类型的透穿区域,其包括所述半导体材料,具有所述第一导电类型的掺杂,并且横向地邻接所述第一导电类型的掩埋半导体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导电类型的掩埋半导体层和所述半导体层是单晶体,并且它们与所述主体层、所述源极区域、所述漏极区域、所述上栅极区域和所述下栅极区域外延地对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未经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626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低频触发的RFID通讯装置
- 下一篇:图像自动显示功能的多参数监护仪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