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的机油集滤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701384.7 | 申请日: | 201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6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高仕芳;赵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新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M11/03 | 分类号: | F01M11/0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机油 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燃机的零部件,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机油集滤器,系现有技术的改进。适用于为高温、高负荷及高速运动的发动机输送润滑油时采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公路运输向着高速、经济、舒适及低污染化发展,以及国家能源政策的日益紧缩,为满足各类轻型客车、轻型越野车、轻型客货两用车、轻型载货汽车的燃油限制法规,对发动机的经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这些要求就要对发动机重要零部件进行结构改进,以满足发动机性能要求。
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的机油集滤器一般包括进油管,以及一端封闭、另一端与进油管相连通的圆筒形进油滤网,由于进油滤网为网状的圆筒形结构,使用时,进油滤网置于机油盘中,会出现在发动机略有倾斜角度或机油盘机油量不足时泵油不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安装使用方便的发动机的机油集滤器,以满足欧Ⅲ排放标准的低污染、低燃油耗汽油机等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一种发动机的机油集滤器,包括:进油管,一端封闭、另一端与进油管相连通的圆筒形进油滤网,其特征是:所述圆筒形进油滤网的下部分为进油滤网(1)、上部分为进油滤网盖(2),进油滤网(1)与进油滤网盖(2)相邻的两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中:还包括一个带定位安装孔(及安装面)的支架(4),该支架(4)的一端与进油管(3)固定连接、另一端套接在进油管(3)上,以便将集滤器安装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中:所述支架(4)与进油管(3)的套接处还设置有密封圈(5),加强密封性防止渗漏机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特点和有益效果:
(1)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油集滤器,可为高温、高负荷及高速运动的发动机提供必要的润滑油,有利于降低发动机的磨擦损失,减少拉缸机率,从而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及可靠性;对机油过滤效果更佳。进油滤网盖的使用,可防止发动机在略有倾斜角度或机油盘机油量不足部分滤网沉入机油中时,造成泵油不畅的缺陷。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容易制造,生产安装使用方便,主要应用于轻型越野车、轻型客车、轻型载货汽车及轻型客货两用车的配套动力中,能满足欧Ⅲ排放标准的低污染、低燃油耗汽油机等的需要,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油滤网、2-进油滤网盖、3-进油管、4-支架、5-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参见各附图。
一种发动机的机油集滤器,包括:进油管3,一端封闭、另一端与进油管3相连通的圆筒形进油滤网;所述圆筒形进油滤网的下部分为进油滤 网1、上部分为进油滤网盖2,进油滤网1与进油滤网盖2相邻的两端固定连接;还包括一个带定位安装孔(及安装面)的支架4,该支架4的一端与进油管3固定连接、另一端套接在进油管3上;所述支架4与进油管3的套接处设置有密封圈5。
使用时,通过支架4的定位安装孔及安装面、采用穿过定位安装孔的连接螺栓将本实施例集滤器安装在发动机的汽缸体上,进油管3与汽缸体进油口连通,端面用O型密封圈5密封,且用一颗螺栓固定。工作时,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升高,其机油压力也不断升高,进油经进油管3进入汽缸体到机油泵,对发动机供油。
对机油过滤效果更佳能有效防止发动机在略有倾斜角度时泵油不畅的缺陷。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排放性能达到EUR0Ⅲ法规,满足国家即将实施的GB183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试法(Ⅲ)》强制性标准,同时满足DB11/105-1998和DB11/044-1999北京地方排放标准。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内容所述均可实施并具有所述良好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新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绵阳新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7013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置多元催化器
- 下一篇:生命信息钻孔探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