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燃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700958.9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1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帕特里克·马修斯;大卫·克伦克;克里斯托夫·威廉·纽曼;法迪·马龙·纳达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7/013 | 分类号: | F02B37/013;F01D25/24;F02B7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 11306 | 代理人: | 陆鑫;熊须远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具有从共同进气壳供气的多个涡轮增压器。
背景技术
由于涡轮增压在没有略微增加重量和包装体积的情形下,能够提高发动机的具体功率输出,因此涡轮增压器在车辆工程中已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涡轮增压的最大柔性要求涡轮增压器的尺寸应小到切实可行,以确保涡轮增压器迅速响应发动机载荷的增加。接着,这导致了单个发动机使用多个涡轮增压器。无疑地,由于需要对流入和流出涡轮增压器的排气和进气进行传送,因此包装多个涡轮增压器是令人畏缩的任务。
期望提供一种更紧凑的双涡轮增压系统,以能够将两个涡轮增压器更轻松地安装在发动机上的中央位置处,例如安装在V型汽缸体发动机上。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以至少能够将两个涡轮增压器更轻松地安装在发动机上的中央位置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内燃机包括:多个动力缸;以及多个接收来自动力缸的排气的涡轮增压器。涡轮增压器与共同进气壳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两个涡轮增压器具有单个分叉压缩机壳,该压缩机壳与共同进气壳成整体件,其中,共同进气壳在两个涡轮增压器的压缩机壳之间延伸,两个涡轮增压器还具有分离的排气涡轮。优选地,压缩机壳构造成使得涡轮增压器的两个压缩机共轴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优选地,至少两个涡轮增压器安装在V型汽缸体发动机的汽缸组之间,每个涡轮增压器具有单独排气涡轮,向涡轮增压器的排气涡轮供应来源于至少一个发动机汽缸组的内侧的排气。优选地,涡轮增压器是同轴的,涡轮增压器的轴线大致平行于发动机的曲轴轴线延伸。优选地,排气涡轮相对于涡轮增压器的压缩机壳纵向定位。
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内燃机,包括:多个动力缸;以及接收来自动力缸的排气的两个涡轮增压器,涡轮增压器包括:用于涡轮增压器的整体式且同轴设置的共同进气壳,共同进气壳分叉成用于涡轮增压器中每个的分离分支;以及用于每个涡轮增压器的单独排气涡轮,排气涡轮相对于压缩机壳设置于外侧。
优选地,内燃机是V型汽缸体发动机,向排气涡轮供应来自分离的汽缸组的内侧的排气。
优选地,涡轮增压器具有共同中心轴线,共同中心轴线大致平行于发动机的曲轴轴线。
优选地,排气涡轮相对于所述压缩机壳纵向定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轮增压系统的优点在于,具有用于每个涡轮增压器的单独分支的分叉压缩机壳,节省了发动机舱(尤其是机动车辆)的拥挤范围内的宝贵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轮增压系统的又一优点在于,本系统便于将双涡轮增压器安装于V型汽缸体发动机上,以减小整个包装体积,或者换而言之,减小涡轮增压器系统的所需实际空间。
本涡轮增压系统的又一优点在于,从设置于发动机的汽缸盖内侧上的排气端口向排气涡轮轻松地供应排气。
本涡轮增压系统的又一优点在于,不再需要单独供气接头以及维修发动机上的双涡轮增压器通常所需的互连管和部件。
通过阅读本说明书,本系统的其他优点和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的具有涡轮增压系统的发动机的部分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的具有涡轮增压器系统的发动机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发动机10具有带有多个动力缸18的V型汽缸体14。根据该公开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其他多个汽缸的发动机能够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轮增压系统。此外,本涡轮增压系统同样用于V型汽缸体发动机和直列式发动机,还有平坦或“扁平”型发动机。
图1中示出发动机10仅安装有一个汽缸盖22,应该理解,为有助于观察接合于发动机10中的涡轮增压部件而去除了第二发动机盖。
发动机10具有曲轴轴线28,涡轮增压器系统的轴线大致平行于曲轴轴线28。
涡轮增压器总成32通过支座34安装至汽缸体14。涡轮增压总成32包括分叉成两个分支压缩机壳40的单个进气壳36,应该理解,进气壳36和两个压缩机壳40为整体件并且理想地形成为单铸件。每个压缩机壳40容纳有单个压缩机38(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环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环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7009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式有机物干燥系统
- 下一篇:带位置调整结构的改进的完全隐藏的合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