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滑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95808.3 | 申请日: | 201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1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7 | 分类号: | B60N2/07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姚娟英 |
地址: | 3158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滑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滑轨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座椅滑轨系统,主要包括外轨、内轨、外轨、止锁机构、承板组合、扭簧、把手等部件。其实现的主要功能为锁定机构的锁止功能,锁定机构使内轨脱扣于外轨、内轨在外轨上滑动的功能等。目前市面上的滑轨种类繁多,成本高、品质差,并且接搭不便,实用性不高,而且一般的锁定机构结构复杂,通常滑轨都是采用单边止锁,止锁的稳定性不高、系统不可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锁定稳定可靠的汽车座椅滑轨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座椅滑轨系统,包括内轨、外轨、止锁机构、承板组合以及把手,所述内轨在外轨内,并且内轨和外轨之间设有承板组合使内轨沿外轨滑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锁机构部分位于内轨内,该止锁机构前端的连接部伸出于内轨并斜向上设置,所述把手的一端插入到止锁机构的连接部内并且以连接部的最前端为轴上下转动,所述止锁机构的后端两侧具有多个向外突出的凸齿,所述止锁机构的中间两侧铰接于所述内轨而使该止锁机构在内轨内上下转动;
所述内轨的两侧具有与所述凸齿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外轨具有多个锯齿状凹槽,所述凸齿从内轨的凹槽中伸出并位于所述外轨的锯齿状凹槽内;
所述止锁机构内具有一扭簧,该扭簧的两端分别定位于所述把手和内轨上,使所述的把手的一端始终具有上翘的趋势。
优选地,所述内轨包括一上表面,从所述上表面两侧分别向下延伸的两个侧面,以及从两个侧面的底部依次向外向上翻折的折边,其中,所述侧面上具有通孔,所述凹槽位于折边和侧面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外轨包括一底面,从所述底面两侧向上延伸的两个外侧面,以及从两个外侧面的顶部依次向内向下延伸的内侧面,所述锯齿状凹槽位于所述内侧面底部并且与所述底面之间具有空隙。
优选地,所述止锁机构的中间为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两侧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插入到所述内轨的通孔将所述止锁机构铰接到内轨上,所述止锁机构的后端为尾部,所述凸齿就位于所述尾部两侧,并且所述凸齿相对于所述尾部的侧面垂直延伸。
为了限定所述把手与连接部之间的位置,所述止锁机构的连接部的两侧和后侧具有限定把手插入位置的挡片。
为了使结构更加稳定,所述内轨的折边位于所述外轨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所述承板组合位于所述内轨的折边和外轨的外侧面之间。
优选地,所述把手插入到止锁机构连接部内的部分具有一固定扭簧一端的定位凹槽,扭簧的另一端从止锁机构内伸出定位于内轨的上方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减少了滑轨系统的部件个数,降低了滑轨系统的成本,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而且采用双边锁定,锁止机构锁定比较稳定,强度高,使该滑轨机构具有很好的操作性能,从而明显地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座椅滑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座椅滑轨系统的部件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座椅滑轨系统锁定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座椅滑轨系统未锁定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座椅滑轨系统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座椅滑轨系统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滑轨系统,如图1-6所示,包括外轨2、内轨1,止锁机构3、承板组合4,扭簧5以及把手6。其中所述内轨1包括一上表面1a,位于上表面1a两侧向下延伸的两个侧面1b,以及分别从两个侧面1b底部依次向外、向上翻折的两个折边1c。上表面1a上具有多个孔,其中一个孔11供扭簧5的一端从内部伸出并且固定在内轨1上。两个侧面1b上各具有一通孔13,侧面1b和折边1c的底部向上具有多个凹槽12。
外轨2包括一底面2a,从底面2a两侧向上延伸的两个外侧面2b,以及一从两个外侧面2b的顶部分别依次向内、向下延伸的内侧面2c。所述外轨2的内侧面2c底部上具有一排多个锯齿状凹槽21,并且该锯齿状凹槽21与底面2a之间具有空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58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动底板半挂自卸车
- 下一篇:接触轨分体式绝缘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