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滑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95808.3 | 申请日: | 201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1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7 | 分类号: | B60N2/07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姚娟英 |
地址: | 3158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滑轨 系统 | ||
1.一种汽车座椅滑轨系统,包括内轨(1)、外轨(2)、止锁机构(3)、承板组合(4)以及把手(6),所述内轨(1)在外轨(2)内,并且内轨(1)和外轨(2)之间设有承板组合(4)使内轨(1)沿外轨(2)滑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锁机构(3)部分位于内轨(1)内,该止锁机构(3)前端的连接部(31)伸出于内轨(1)并斜向上设置,所述把手(6)的一端插入到止锁机构(3)的连接部(31)内并且以连接部(31)的最前端为轴上下转动,所述止锁机构(3)的后端两侧具有多个向外突出的凸齿(35),所述止锁机构(3)的中间两侧铰接于所述内轨(1)而使该止锁机构(3)在内轨(1)内上下转动;
所述内轨(1)的两侧具有与所述凸齿(35)相匹配的凹槽(12),所述外轨(2)具有多个锯齿状凹槽(21),所述凸齿(35)从内轨(1)的凹槽(12)中伸出并位于所述外轨(2)的锯齿状凹槽(21)内;
所述止锁机构(3)内具有一扭簧(5),该扭簧(5)的两端分别定位于所述把手(6)和内轨(1)上,使所述的把手(6)的一端始终具有上翘的趋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滑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轨(1)包括一上表面(1a),从所述上表面(1a)两侧分别向下延伸的两个侧面(1b),以及从两个侧面(1b)的底部依次向外、向上翻折的折边(1c),其中,所述侧面(1b)上具有通孔(13),所述凹槽(12)位于折边(1c)和侧面(1b)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滑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轨(2)包括一底面(2a),从所述底面(2a)两侧向上延伸的两个外侧面(2b),以及从两个外侧面(2b)的顶部依次向内、向下延伸的内侧面(2c),所述锯齿状凹槽(21)位于所述内侧面(2c)底部并且与所述底面(2a)之间具有空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滑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锁机构(3)的中间为定位部(32),所述定位部(32)两侧具有突出部(34),所述突出部(34)插入到所述内轨(1)的通孔(13)将所述止锁机构(2)铰接到内轨(1)上,所述止锁机构(3)的后端为尾部(33),所述凸齿(35)就位于所述尾部(33)两侧,并且所述凸齿(35)相对于所述尾部(33)的侧面垂直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滑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锁机构(3)的连接部(31)的两侧和后侧具有限定把手(6)插入位置的挡片(313)。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滑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轨(1)的折边(1c)位于所述外轨(2)的内侧面(2c)和外侧面(2b)之间,所述承板组合(4)位于所述内轨(1)的折边(1c)和外轨(2)的外侧面(2b)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滑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6)插入到止锁机构(3)连接部(31)内的部分具有一固定扭簧(5)一端的定位凹槽(61),扭簧(5)的另一端从止锁机构(3)内伸出定位于内轨(1)的上方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580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动底板半挂自卸车
- 下一篇:接触轨分体式绝缘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