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载重汽车驾驶室前悬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94355.2 | 申请日: | 201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9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叶尚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环县强力件制造厂 |
| 主分类号: | B62D33/10 | 分类号: | B62D33/10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 地址: | 3176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载重汽车 驾驶室 悬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载重汽车,特别是载重汽车驾驶室的前悬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车辆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车辆高速行驶时,由路面通过悬挂系统传递到驾驶室的振动以及发动机、传动系统传递到驾驶室上的振动。目前国内主要载货汽车产品的驾驶室多数采用以橡胶材料作为悬挂元件的悬置系统,这种结构对于车辆以比较低车速行驶在平整路面的条件下,传动到驾驶室上的振动有一定的阻隔和缓解作用。但是当车辆在车速比较高的情况下行驶,或是在路面条件稍差一些的道路上行驶时,橡胶悬置就不能很好地衰减振动,驾驶室内产生的结构振动以及由高频振动引起的结构噪音较大,从而减低了驾驶室的舒适性。使得驾乘人员感到不舒适,长时间行驶也容易产生疲劳。为此,目前车辆上使用一些全浮悬置装置,它能有效的减低驾驶室的振动,提高驾乘人员的舒适性,减轻长时间驾驶的疲劳程度,并能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载重汽车的悬置参考了小汽车的悬架装在而设计,但载重汽车存在的驾驶室在维修时需要翻转的问题,因此,载重汽车的前悬置还具有其特殊性,也就是说,载重汽车的悬置处具有铰接结构。例如,中国专利其公开号C N101774402A提供了“一种汽车全浮前悬置装置”,它包括扭管和分别安装在扭管两端的左悬置装置、右悬置装置,左悬置装置和右悬置装置分别包括上支架、下支座、减震件和导向臂,上支架的一端铰接在下支座上,减震件设置在上支架的另一端与下支座之间。导向臂的一端铰接在下支座上,导向臂的另一端铰接在上支架上。当震动时上支座绕其铰接处相对于下支架摆动,摆动过程中通过减震件吸收震动。
可以看出,上述专利在是单独通过减震件进行减震的,其减震效果不明显。同时,采用弹簧作为减震件实用一段时间后其弹性可能会衰退失效,影响正常减震。
现有的其它载重汽车驾驶室前悬置也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震性能好的载重汽车驾驶室前悬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载重汽车驾驶室前悬置,包括一根呈杆状的平衡杆,平衡杆两端均连接有下底座,所述的下底座上部具有用于与汽车驾驶室底部相连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机构为位于平衡杆上部的上底座和呈U形的板簧,上底座与板簧的一端相铰接,板簧的另一端与平衡杆之间具有能伸缩的减震件。
汽车在检修过程中需要将驾驶室移开,现有的重型货车的驾驶室与车体前部铰接,检修时直接将驾驶室翻转即可。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通过减震机构吸收,也就是说,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室在减震机构作用下不会震动。具体而言,汽车行驶震动过程中通过板簧和减震件对震动进行吸收。
在上述的载重汽车驾驶室前悬置中,所述的减震件为阻尼器,阻尼器的内端与平衡杆铰接,阻尼器的外端与上底座铰接。
具有阻尼器的本结构上的能耗减震动能量。也就是说,在板簧和阻尼器的双重作用下进行减震。
在上述的载重汽车驾驶室前悬置中,所述的阻尼器为液压阻尼器。液压阻尼器内部的介质为液压油,该阻尼器减震平稳,工作稳定性高。
作为另外一种方案,在上述的载重汽车驾驶室前悬置中,所述的减震件为弹簧,弹簧的内端与平衡杆铰接,弹簧的外端与上底座铰接。
当板簧受力变形后,对弹簧进行压缩。显然,通过弹簧和板簧同时进行减震。
在上述的载重汽车驾驶室前悬置中,所述的上底座与平衡杆之间设有连杆,连杆的一端与平衡杆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上底座铰接。
通过连杆使上底座得到进行支撑,同时当板簧绕其铰接处摆动后板簧能变形减震。
在上述的载重汽车驾驶室前悬置中,所述连杆另一端具有呈筒状的连接部,连接部空套在上述的平衡杆上且在平衡杆上具有将连接部轴向固定的定位结构。
显然,通过套接方式使得连杆的另一端稳固的铰接在平衡杆上。同时,在定位结构的作用下能防止连杆沿平衡杆轴向移动。
在上述的载重汽车驾驶室前悬置中,所述的定位结构为平衡杆上凸出的限位凸起,限位凸起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布位于连接部的两侧。
限位凸起阻挡在连接部的两端,这样就避免了连杆沿着平衡杆轴向移动,从而使得连杆只能相对于平衡杆转动,而无法沿着平衡杆轴向移动。
在上述的载重汽车驾驶室前悬置中,所述的定位结构为平衡杆上呈环形凹入的定位槽和与连接部固定的限位杆,限位杆嵌于上述的定位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环县强力件制造厂,未经玉环县强力件制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43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掘进机行走部张紧装置防尘机构
- 下一篇:婴儿推车前扶手的快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