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循环保活运输车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83323.2 | 申请日: | 2010-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1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应华;桂福坤;徐佳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0P3/04 | 分类号: | B60P3/04 |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7 | 代理人: | 白洪长 |
| 地址: | 316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运输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品保活运输装置,尤其涉及自循环保活运输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活体水产品的贸易量也在不断增加。海鲜运输技术,国内外都有些研究,有的已应用于生产,但运输设备价格昂贵,一般贩运者难以承受。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技术较为先进国家的活鱼运输机械发展十分迅速。我国已报道了虾蛄运输技术、活鱼运输机械、石斑鱼长距离保活运输技术、青虾活体长途运输方法。由于活体动物对运输的时间和条件都有非常苛刻的要求,所以在活体水产品运输方面一直存在着瓶颈。水产品活体运输技术不但在活鲜贩销上能创造经济效益,而且在苗种培育运输亲体与幼体上同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有活体运输车通常采用大型单体水箱配合温控、充氧系统进行中短途运输,然而在装运和卸货过程中,由于大水体粗放型的操作,难免造成鱼体损伤,对于价值较高的鱼类的运输较为不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利于装卸固定、运输单元可多个码放并实现闭路水循环、装卸快速、运输单元能单体分开独立使用和销售、对运输鱼体损伤小的自循环保活运输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自循环保活运输车,包括车体,其中:车体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上码放有单体运输盒;固定座上制有能与单体运输盒相连接的排水口阵列;固定座上还制有能限制单体运输盒滑动的组合沟槽;车体上还安装有能控制水温、杀菌消毒、增氧的多效净水装置,并且经进水管连接单体运输盒;固定座经回水管连接多效净水装置。固定座用于限制单体运输盒在开始码放的过程中在外力作用下按照统一的方向滑动到码放位置,当运输过程中,位于码放位置的组合沟槽恰好能限制单体运输盒的移动。多效净水装置能对循环水进行杀菌消毒、滤去污物,增氧后的循环水重新注入单体运输盒,并在码放的多个单体运输盒之间循环。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组合沟槽包括止滑凹口阵列、单向卡口阵列、连体工作槽和导向滑槽阵列;排水口阵列沿着连体工作槽贯穿分布。
单体运输盒具有开口的盒体和与盒体的开口相配合的盒盖;盒体底部制有贯穿的出水口,盒盖位于出水口上方对应的位置制有贯穿的进水口;出水口位于盒体内侧的定位口向一侧倾斜,能插接插管以控制水位;出水口位于盒体外侧延伸部能与进水口的内沿相配合;出水口位于盒体与盒盖相对应的部分制有限位机构,叠放状态能防止滑动、滑动过程中能防止滑脱。采用出水口配合进水口的结构能在多个运输盒堆叠码放的情况下实现闭路水循环,能防止运输的活动性较强的鱼类跳出运输装置;采用倾斜定位口配合插管,能在水流从进水口落下后,由于插管倾斜而使水流向水平一侧流动,造成循环水流,防止局部氧债,还能使定位口和进水口位于竖直的方向上,便于多个运输盒之间的水循环通路的布设。限位机构能防止多个运输盒堆放时的滑落,也能防止滑动过程中不按照预定方向滑动,能提高装卸效率。
限位机构包括双向滑动凸柱、单向滑动凸柱、止滑凹口、单向卡口和导向滑槽;双向滑动凸柱位于盒体底部的一端;止滑凹口位于盒盖对应双向滑动凸柱的位置,能容纳整个或部分的双向滑动凸柱;单向滑动凸柱位于盒体底部的另一端;单向卡口位于盒盖对应单向滑动凸柱的位置,能容纳整个或部分的单向滑动凸柱;导向滑槽位于盒盖顶部,且平行于盒盖的侧边。双向滑动凸柱能在装卸过程中,沿着导向滑槽滑动,并且在进入滑槽滑动之前,由于其双向都是斜面,因此不会卡在止滑凹口和单向卡口中,能加速装卸的进程。当达到码放状态的位置时,单向卡口与单向滑动凸柱恰好想配合,能防止位于上方的自循环保活运输车的反向滑脱,而出水口位于盒体外侧延伸部能也能起到防止双向滑动的作用。
双向滑动凸柱的表面与止滑凹口的表面相配合;单向滑动凸柱的表面与单向卡口的表面相配合。
双向滑动凸柱为椭圆台体;单向滑动凸柱为近似的矩形台体,并且该矩形台体的一个侧面垂直于上底面和下底面。
盒体下侧单向滑动凸柱附近还制有多功能楔体;盒盖上相对于多功能楔体的位置制有工作槽,能使多功能楔体无阻碍的相外侧滑动。工作槽与多功能楔体能防止装载过程中滑动到码放位置后的过度滑行。
出水口位于盒体外侧延伸部还箍设有防漏胶圈。防漏胶圈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大量漏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33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