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掘进机截割部的防尘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78947.5 | 申请日: | 201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8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史成建;胡森旭;高志俭;朱培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35/22 | 分类号: | E21C35/2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27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掘进机 截割部 防尘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掘进机用设备,具体为一种掘进机截割部的防尘结构。
背景技术
掘进机设备是煤矿进行巷道开采的一种主要设备,集巷道采、集、运于一体的井下巷道快速掘进设备,掘进机在工作时,其前端的截割头经常全部插入煤岩中工作,煤岩等杂质通过截割头后端进入截割部内部,从而导致浮动密封与大量煤岩杂质接触而出现损坏,缩短了浮动密封的使用寿命,出现早期的浮动密封损坏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掘进机截割部的防尘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杂质通过截割头进入截割部,导致浮动密封损坏,需要经常拆卸更换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掘进机截割部的防尘结构,该结构设有压盖、伸缩保护筒,压盖与掘进机截割部的截割头后端连接,压盖内孔开有螺旋沟槽,压盖内孔与伸缩保护筒外壁配合形成螺旋迷宫密封。
所述的掘进机截割部的防尘结构,压盖与伸缩保护筒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的掘进机截割部的防尘结构,压盖上的螺旋沟槽为左旋或右旋的螺旋沟槽。
所述的掘进机截割部的防尘结构,压盖上的螺旋沟槽为单头或多头螺旋沟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结构利用截割头旋转时,压盖内孔上螺旋沟槽旋转向截割头外排料和迷宫密封的功能,来阻挡外部粉尘的进入,从而阻挡截割头后端外部煤岩等杂质进入截割头内,此防尘替代了以往的老式的靠防尘圈等易损密封件的防尘密封结构,防止内部的浮动密封因为大量煤岩等杂质的进入而出现损坏而导致漏油。
2、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结构可以持续不停的保持防尘密封的效果,且不易损坏,从而避免了防尘圈等易损密封件由于经常损坏而需要经常拆卸更换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井下掘进机维修换件的工作强度和时间,且提高了掘进机浮动密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尘结构主视图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图1中I处放大视图。
图中,1、截割头;2、压盖;3、螺栓;4、伸缩保护筒;5、螺旋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掘进机截割部的防尘结构主要包括:截割头1、压盖2、螺栓3、伸缩保护筒4等,具体结构如下:
压盖2通过螺栓3与截割头1的后端连接,压盖2内孔开有螺旋沟槽5,压盖2内孔与伸缩保护筒4外壁配合形成螺旋迷宫密封,压盖2与伸缩保护筒4之间留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中,压盖上的沟槽为左旋或右旋的螺旋沟槽,压盖上的沟槽为单头或多头螺旋沟槽。
工作时,伸缩保护筒4相对静止,截割头1旋转时带动压盖2旋转,压盖2利用内孔的螺旋沟槽5将进入到压盖2与伸缩保护筒4外壁间隙中的煤岩等杂质排出到截割头后端,阻挡了煤岩等杂质进入,从而提高了截割部内部浮动密封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89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纹锚杆
- 下一篇: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液压缸防雷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