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器人柔性制造单元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74323.6 | 申请日: | 2010-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0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吴军;潘铁勇;陈国东;丁杰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8/04 | 分类号: | B22D18/04;B22D2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 地址: | 3125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柔性 制造 单元 | ||
1.机器人柔性制造单元,包括熔化炉(1)、低压铸造机(2)、取件机器人(5)、搬运机器人(8)、冷却水箱(4)、割料头打中心孔专机(6)、三台振砂机(7)、一套热处理炉(13)、抛丸机(10)、铸件换向装置(12)、去毛刺装置(11),其特征在于:取件机器人(5)的周围环布有低压铸造机(2)、冷却水箱(4)、割料头打中心孔专机(6)、三台振砂机(7)、一套热处理炉(13)和定位台(14),熔化炉(1)置于低压铸造机(2)的一侧,搬运机器人(8)的周围环布有铸件换向装置(12)、去毛刺装置(11)、抛丸机(10)和码垛区(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柔性制造单元,其特征在于:紧挨冷却水箱(4)设置人工检测台(3),人工检测台后部放置控制柜(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柔性制造单元,其特征在于:取件机器人(5)和搬运机器人(8)均为六轴机器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柔性制造单元,其特征在于:低压铸造机(2)、取件机器人(5)、搬运机器人(8)、冷却水箱(4)、割料头打中心孔专机(6)、三台振砂机(7)、一套热处理炉(13)、抛丸机(10)、铸件换向装置(12)和去毛刺装置(11)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432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相容于PCI介面的非同步扩充系统
- 下一篇:足部平衡垫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