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绝缘型大功率三极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72541.6 | 申请日: | 201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3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刘翠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安晶半导体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367 | 分类号: | H01L23/367;H01L23/488;H01L29/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大功率 三极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绝缘型大功率三极管。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晶体管的集电极就是其热基板,即集电极和散热基板是相通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采用绝缘措施将晶体管与散热器隔开,通常用云母片或涤纶薄膜覆导热硅脂后,贴装于功率器件与散热器之间。这种绝缘措施将导致热阻大幅度提高,实际耗散功率降低,可靠性下降,采用这种绝缘方式易产生漏电绝缘不佳和短路等故障,同时对散热器表面和器件安装面的光洁度要求不高。所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值得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绝缘型大功率三极管,该一种大功率三极管将集电极与散热基板隔开,既保证了电的绝缘,又保证了热的快速传导。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绝缘型大功率三极管,包括芯片、热沉、底板和引脚,其特征在于,芯片的安装面上涂覆热硅脂,并贴装于热沉上,热沉与底板之间设有导热绝缘电陶瓷片,热沉上设有晶体管的一只引脚,引脚通过铝丝与芯片相连,所述导热绝缘电陶瓷片双面涂镀有金属层。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导热绝缘电陶瓷片选用高导热率绝缘的电子陶瓷片,所述的电子陶瓷片的厚度为150-250微米。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电子陶瓷片的单面涂镀金属层的厚度为8-18微米。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电流线性耗、噪音低、耗散功率大、热阻小。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子陶瓷作绝缘导热层,热导率高,其集电极-基极间击穿强度大于1000V。安装于同样表面积的散热器上,热阻比云母片绝缘情况低20%。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在附图中,1、芯片;2、底板;3、热沉;4、导热绝缘电陶瓷片;5、引脚;6、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1、附图2所示,一种绝缘型大功率三极管,包括芯片1、热沉3、底板2和引脚6,其特征在于,芯片1的安装面上涂覆热硅脂,并贴装于热沉3上,该芯片1优选采用双极型晶体管,热沉3与底板2之间设有导热绝缘电陶瓷片4,热沉3上设有晶体管的一只引脚5,该热沉3优选采用铜,引脚5通过引线6与芯片1相连,所述导热绝缘电陶瓷片4双面涂镀有金属层。
所述导热绝缘电陶瓷片4选用高导热率绝缘的电子陶瓷片,所述的电子陶瓷片的厚度为150-250微米。
所述的电子陶瓷片的单面涂镀金属层的厚度为8-18微米。
所述的电子陶瓷片双面涂镀的金属层优选采用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安晶半导体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安晶半导体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25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丢失伞袋的雨伞
- 下一篇:一种抗风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