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膜浸渍槽及膜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71254.3 | 申请日: | 2010-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6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森下宪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01D63/04 | 分类号: | B01D63/04;B01D6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平元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浸渍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容有对原水进行膜过滤的一个或者多个浸渍型膜单元的膜浸渍槽及膜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河水、湖水、地下水、蓄水、污水二次处理水、工厂废水、污水、高浑浊污水的膜过滤处理设备、海水淡化所使用的反渗透膜(RO)装置等高效水处理装置的预处理用的膜过滤处理设备及膜分离活性污泥处理(MBR)设备等中,采用在槽内蓄积固液分离对象的原水并在蓄积的原水中浸渍膜单元实现固液分离的膜处理装置。膜处理装置例如具有设置于曝气槽等膜浸渍槽内的浸渍式膜单元(膜分离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这种膜单元具有竖直设置在膜浸渍槽内的脚部,该脚部例如通过固定件被固定于混凝土制的底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57581号公报
但是,在以前考虑到安装膜单元时的稳定性,膜浸渍槽的底部大多采取平坦面,而且,由于没有明确区分膜单元的设置场所和堆积物的堆积场所,因此,膜单元的设置大多依靠作业者的直感,而且设置在合适的场所不那么简单,从而设置作业相伴的负担不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浸渍槽及膜处理装置,能够容易将浸渍式膜单元安装在适当的位置,从而容易谋求提高作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膜浸渍槽,收容有对原水进行膜过滤的一个或者多个浸渍式膜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槽主体,其贮存原水;单元支撑部,其设置于槽主体且与浸渍式膜单元抵接而支撑浸渍式膜单元;堆积物的排出部,其设置在槽主体的底部且形成为避开单元支撑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将支撑浸渍式膜单元的单元支撑部和堆积物的排出部明确区分,在新设时,通过将浸渍式膜单元瞄准而设置在单元支撑部上,能够简单地设置在合适的场所。另外,即使在因维护等而将浸渍式膜单元从膜浸渍槽提起进行重新设置等情况下,由于在单元支撑部上难以积压堆积物,因此在重新设置时难以产生浸渍式膜单元倾斜等不良情况,从而有利于谋求提高作业性。
而且,优选单元支撑部为与浸渍式膜单元的下端抵接而支撑浸渍式膜单元的台座部。通过以使浸渍式膜单元的下端载置于台座部的方式进行设置,能够将浸渍式膜单元简单地设置于规定位置。
另外,优选单元支撑部为与设置在浸渍式膜单元的上部的悬挂部抵接而支撑浸渍式膜单元的支撑座部。通过以使设置于浸渍式膜单元的上部的悬挂部与支撑座部卡止的方式进行设置,能够将浸渍式膜单元简单地设置于规定位置。
而且,优选使浸渍式膜单元具有:具有多个膜元件的浸渍部和设置有使透过膜元件的处理水通过的管路且配置位置在浸渍部的上侧的配管部;使槽主体具有:收容浸渍部并使浸渍部浸渍在原水中的下槽部和宽度比下槽部大且配置有配管部的上槽部。通过使上槽部的宽度比下部槽的宽度宽,在反洗时可将上槽部设置为反洗水的蓄积部,因此,与浸渍部相对应能够使下槽部小型化,其结果能够减少药液清洗时的药液量。
而且,优选使槽主体还具有:与上槽部邻接设置的原水贮存部和堰部,该堰部被配置在上槽部和原水贮存部之间,供给到原水贮存部的原水越过该堰部而流入上槽部。原水暂时蓄积于原水贮存部内,当达到规定的水位时,越过堰部而流入上槽部。通过以若原水不越过堰部则不能流入上槽部的方式构成,至少可在设置有堰部的一定范围内使原水中的浑浊物均匀化,通过在槽主体内使原水中的浑浊物均匀化而容易提高处理效率。
而且,优选还具有定位构件,其保持并排设置的多个浸渍式膜单元彼此的间隔。利用定位构件,能够将浸渍式膜单元可靠地保持于规定位置。
而且,优选定位构件为从槽主体的底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间隔件,间隔件的上端配置于上槽部内。即使在原水蓄积于下槽部内的状态下,由于间隔件突出至上槽部内,因此能够目视确认间隔件。因此,即使在因维护等而将浸渍式膜单元提起并在其后进行重新设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浸渍式膜单元简单地设置于规定位置。
而且,优选使堆积物的排出部具有排出管和向排出管引导堆积物的聚集部,聚集部具有相对水平面具有坡度的倾斜壁,倾斜壁的下部与排出管连接。堆积物沿着倾斜壁向排出管被引导而从排出管顺利地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未经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12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医用采血试管架
- 下一篇:一种空调器的换热器端板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