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SD存储卡及其非接触式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46170.4 | 申请日: | 201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6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范骁;张德志;温转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H01Q1/22;H01Q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1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d 存储 及其 接触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SD存储卡以及用于SD存储卡的非接触式天线,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非接触功能的SD存储卡及其非接触式天线。
背景技术
基于手机的移动支付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升温,“只带手机不带钱包”的全新生活方式,有可能很快普及。如购买饮料、购买车票、购物等等,在国内随着人们对移动支付越来越了解,移动支付已经成为支付领域最有潜力的新型支付方式,其重要性日益显现,将来定会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支付手段。
目前的移动支付实现手段一方面一般都需要更换手机或SIM卡,成本昂贵,另一方面,需要占用SIM卡触点,在使用其进行非接触通信时,多少会干扰或影响SIM卡的正常通信功能。
SD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中文翻译为安全数码卡,是一种基于半导体快闪记忆器的新一代记忆设备,它被广泛地于便携式装置上使用,例如数码相机、个人数码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和多媒体播放器等。大小犹如一张邮票的SD记忆卡,重量只有2克,但却拥有高记忆容量、快速数据传输率、极大的移动灵活性以及很好的安全性,如果将SD卡作为解决移动支付的手段,将避免上述现有支付手段的问题,但目前SD卡只能用于存储数据,不能进行移动支付等近距离通信功能及其相关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SD存储卡,为解决SD存储卡不能进行非接触通信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SD存储卡,包括卡内模块和封装卡内模块的卡基,卡内模块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存储器和标准接口,卡基表面包括标准接口触点,其特征在于:卡内模块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非接触卡模块,卡基表面包括与该非接触卡模块对应的两个非接触点,以及SD存储卡还包括连接该非接触模块的天线。
一种用于SD存储卡的非接触式天线,该天线与在SD存储卡卡内模块中连接控制器的非接触卡模块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优点在于,在普通的SD卡中加入非接触卡模块,卡基表面增加除8个标准触点以外的非接触点,与附着在该卡上的附加天线连接接通非接触模块与天线线圈,使得SD卡除了可以通过标准触点进行接触通信外还可以进行非接触通信,成为双界面SD智能卡,使用本方案,可以灵活方便地进行非接触通信,相对于现有的移动支付手段,不需要更换移动终端或手机SIM卡,进而为基于非接触应用方式的例如移动支付等新业务节约了成本,将非接触业务与手机SIM卡独立出来,不占用SIM卡触点,不会影响和干扰SIM卡任何通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SD存储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天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天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2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天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SD存储卡的卡基结构以及附着天线后的SD存储卡的连接透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天线包括电容的连接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在普通SD存储卡卡基表面外接天线,从而获得双界面卡非接触部分工作所需的能量及时钟、数据信号。具有非接触功能的双界面SD存储卡,既可以在插入支持有SD存储卡的终端时,通过通常的SD标准接口进行接触通信,又可以通过非接触触点与附加的天线连接,可以实现移动支付、近距离通信等基于非接触通信功能,卡片的非接触界面通过天线正常工作,实现非接触消费等功能。
下面附图通过具体是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了方便说明,附图只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图1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SD存储卡的结构示意图,该SD存储卡,包括卡内模块2和封装卡内模块的卡基1,卡内模块2包括控制器21以及与控制器21连接的存储器22和标准接口23,卡基1表面包括由标准接口23引出的标准接口触点11(如图3所示),卡内模块2还包括与控制器21连接的非接触卡模块24,卡基1表面包括与该非接触卡模块对应的两个非接触点12,以及存储卡还包括连接该非接触模块24的天线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61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薄抗干扰手机支付电子标签
- 下一篇:一种带有外部接口的电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