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置式发动机飞轮壳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38914.8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7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刚;李建华;刘璇;曹军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雷沃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026 | 分类号: | F16M1/02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冯舜英 |
地址: | 300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置 发动机 飞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飞轮壳,特别涉及一种悬置式发动机飞轮壳。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的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在保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减少燃油消耗,降低排放污染,是汽车轻量化的目标。
目前汽车轻量化的主要途径之一是缩小汽车的尺寸,即在内部空间尺寸基本不变的前提下缩小外形尺寸,可以减少材料消耗,降低重量,由此汽车内部各零部件均需在满足使用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外形尺寸,同时需保持零件良好的通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发动机宽度使其能够匹配适应窄车身车型的悬置式发动机飞轮壳。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悬置式发动机飞轮壳,包括飞轮壳本体,所述飞轮壳本体上设有悬挂支架。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飞轮壳本体为SAE.2标准飞轮壳本体。
所述悬挂支架为L形,位于所述飞轮壳本体的外周面上,其上设置有安装通孔。
所述飞轮壳本体上设有两个马达安装位置。
所述飞轮壳本体的内表面上铸造有网格状的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在飞轮壳本体上设置悬挂支架的结构,将整车悬置支架与飞轮壳整合设计,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并且达到了减小发动机宽度的目的,以更好地匹配适应窄车身车型,符合汽车轻量化发展趋势;采用SAE.2标准飞轮壳本体,能最大程度保证与整车接口一致;同时,此飞轮壳综合不同功率段发动机匹配不同离合器和飞轮的需要,设置了两个马达安装位置,以匹配多种离合器,提高了飞轮壳的适用性,提高了模具的利用率,降低了发动机的开发成本;另外,在飞轮壳内部增加了加强筋结构,使该飞轮壳不仅能在轻卡上进行匹配安装,也能很好地适应工程车的恶劣工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中:1、飞轮壳本体,2、悬挂支架,3、马达第一安装位置,4、马达第二安装位置,5、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图2,一种悬置式发动机飞轮壳,包括飞轮壳本体1,飞轮壳本体1上设有悬挂支架2。悬挂支架2为L形,位于飞轮壳本体1的外周面上,其上设置有安装通孔。飞轮壳本体1上设有马达第一安装位置3和马达第二安装位置4,用于匹配多种离合器。飞轮壳本体的内表面上铸造有网格状的加强筋5。
上述飞轮壳本体属于SAE.2标准飞轮壳,能最大程度上保证与整车接口一致;将整车悬置支架与飞轮壳整合设计,达到了减少发动机宽度的目的,以更好地适应匹配窄车身车型,符合汽车轻量化发展趋势;同时,本实用新型综合不同功率段发动机匹配不同离合器和飞轮的需要,提供两个马达安装位置可供选择,提高了零件的适用性,提高了模具的利用率,降低了发动机的开发成本;另外,在飞轮壳内部增加了加强筋结构,使该飞轮壳不仅能在轻卡上进行匹配安装,也能很好地适应工程车的恶劣工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雷沃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雷沃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89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航仪
- 下一篇:转子泵的回油管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