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厚钢板直接淬火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26856.7 | 申请日: | 201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9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何春雨;江业泰;余伟;齐亮;武会宾;马金祥;温志红;张立杰;廖卫团;卢学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67 | 分类号: | C21D1/66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刘淑芬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板 直接 淬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铁生产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厚钢板直接淬火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直接淬火是指钢在热轧终止处于奥氏体组织时,通过急冷处理使轧件组织产生相变马氏体和贝氏体,细化晶粒,起到改善材质韧性的作用。相对再加热淬火工艺,直接淬火工艺省略再加热奥氏体化过程,节约能源并简化了工艺。需要指出,这里的直接淬火已经不是传统热处理工艺中的所谓淬火,它是亚调质工艺的在线应用。
在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的后续热处理过程,国内高强钢普遍采用再加热淬火+回火(即调质处理)方式生产,这种生产工艺不仅增加了设备投资,而且工序繁多,生产周期长,同时钢材的合金化成本与生产工序成本大大增加,极大地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国内也有采用非调质处理工艺生产高强度钢板的报道,如2006年的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0610051936.2)公开了“1100Mpa级非调质高强钢及其生产方法”,此专利的不足在于热轧后还需要进行大压下量的冷轧工艺,工艺流程复杂,投资巨大。又如2008年的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0810013604.4)公布了“一种高强韧厚钢板的直接淬火生产工艺方法”,此专利采用水幕冷却方式,只适合成品厚度为20~50mm的厚钢板,对于较薄规格的钢板难以解决因为冷却不均匀带来的板形平直度问题,且对钢板的成分要求苛刻,难以在合金钢生产领域普遍推广。2009年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0810196040.2)公开了“炉卷轧机在线淬火生产高强调质钢的工艺”,此专利只适合炉卷轧机在线淬火生产厚度为12mm-35mm调质板,工艺设备布置局限于炉卷生产线,而且层流冷却装置冷却能力有限难以实现对厚度大于35mm的钢板实现在线淬火。又如2009年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0910091825.8)“一种适合不同厚度高强韧钢板的直接淬火工艺”此专利采用层流冷却装置实现在线淬火,冷却区的粗冷段和精冷段上下集管的水量固定不能自由调节,每组集管只含一套上下喷头,水流密度低,冲击区面积小,冷却能力弱,难以实现大的冷却速度,对于在线淬火生产高强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具有节约能源、缩短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冷却能力强、冷却均匀性好、淬火板形平直,维护简单方便,水质要求低、设备造价低,适宜中厚板生产线的普及使用的一种中厚钢板直接淬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厚钢板直接淬火的装置,包括用于供水的高位水箱和水量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量分配器通过供水管路分别与安装在上冷却器支架上的淬火上冷却器、加速冷却上冷却器、精调上冷却器和安装在辊道之间的淬火下冷却器、加速冷却下冷却器、精调下冷却器连接,边部遮蔽装置和侧喷装置组成,所述供水管路上串联设置有手动阀、调节阀、流量计和气动阀;所述淬火上冷却器、加速冷却上冷却器和精调上冷却器下部两侧安装有边部遮蔽装置,用于遮挡可能下落到钢板边部的冷却水,提高冷却均匀性,改善淬火板形的,所述辊道两侧交叉布置侧喷装置;
进一步,所述淬火上冷却器由进水法兰、不锈钢喷水管、主水管、支撑板组成;其中,所述主水管通过所述进水法兰与供水管路管接,不锈钢喷水管焊接在所述主水管主体上,支撑板焊接在主水管下部用于固定所述不锈钢喷水管。
进一步,所述淬火下冷却器由进水法兰、排污孔、阻尼管、检修法兰、箱体、喷水孔组成;其中,所述阻尼管通过进水法兰与所述供水管路管接,所述阻尼管焊接固定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的两端下表面上设所述排污孔,上表面设置所述喷水孔,所述排污孔和所述喷水孔均与所述阻尼管联通,所述阻尼管的两端内部设有所述检修法兰。
进一步,所述加速冷却上冷却器由进水法兰、不锈钢喷水管、主水管、支撑板组成。其中,所述主水管通过所述进水法兰与所述供水管路管接,所述不锈钢喷水管焊接在所述主水管主体上,所述支撑板焊接在所述主水管下部用于固定所述不锈钢喷水管。
进一步,所述边部遮蔽装置由减速电机、链条、支撑结构、链轮和挡水板组成,所述减速电机通过所述链条与所述链轮传动,所述挡水板安装在所述链条上。
进一步,所述侧喷装置由箱体、喷嘴组成;箱体通过螺栓交叉布置固定在辊道两侧,喷嘴安装在箱体上四个角上,喷嘴角度根据工人调整以满足生产的需要,每组冷却器后布置一套侧喷装置。
进一步,两个所述淬火上冷却器为一组,六个所述淬火下冷却器为一组;两个所述加速冷却上冷却器为一组,六个所述加速冷却下冷却器为一组;一个所述精调上冷却器为一组,三个所述精调下冷却器为一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技大学;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68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吸气装置
- 下一篇:便于绕制的熊猫型保偏光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