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厚钢板直接淬火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26856.7 | 申请日: | 201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9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何春雨;江业泰;余伟;齐亮;武会宾;马金祥;温志红;张立杰;廖卫团;卢学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1/667 | 分类号: | C21D1/66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刘淑芬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板 直接 淬火 装置 | ||
1.一种中厚钢板直接淬火的装置,包括用于供水的高位水箱(1)和水量分配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量分配器(2)通过供水管路分别与安装在上冷却器支架上的淬火上冷却器(7)、加速冷却上冷却器(9)、精调上冷却器(11)和安装在辊道(16)之间的淬火下冷却器(8)、加速冷却下冷却器(10)、精调下冷却器(12)连接,所述供水管路上串联设置有手动阀(3)、调节阀(4)、流量计(5)和气动阀(6);所述淬火上冷却器(7)、加速冷却上冷却器(9)和精调上冷却器(11)下部两侧安装有边部遮蔽装置(13),用于遮挡下落到钢板边部的冷却水,提高冷却均匀性,改善淬火板形,所述辊道(16)两侧交叉布置侧喷装置(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厚钢板直接淬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上冷却器(7)由进水法兰(7-1)、不锈钢喷水管(7-2)、主水管(7-3)、支撑板(7-4)组成;其中,所述主水管(7-3)通过所述进水法兰(7-1)与所述管路管接,所述不锈钢喷水管(7-2)焊接在所述主水管(7-3)主体上,支撑板(7-4)焊接在主水管(7-3)下部用于固定4排不锈钢喷水管(7-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厚钢板直接淬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下冷却器(8)由进水法兰(8-1)、排污孔(8-2)、阻尼管(8-3)、检修法兰(8-4)、箱体(8-5)、喷水孔(8-6)组成;其中,所述阻尼管(8-3)通过进水法兰(8-1)与所述供水管路管接,所述阻尼管(8-3)焊接固定于所述箱体(8-5)内,所述箱体(8-5)的两端下表面上设所述排污孔(8-2),上表面设置所述喷水孔(8-6),所述排污孔(8-2)和所述喷水孔(8-6)均与所述阻尼管(8-3)联通,所述阻尼管(8-3)的两端内部设有所述检修法兰(8-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厚钢板直接淬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冷却上冷却器(9)由进水法兰(9-1)、不锈钢喷水管(9-2)、主水管(9-3)、支撑板(9-4)组成;其中,所述主水管(9-3)通过所述进水法兰(9-1)与所述供水管路管接,所述不锈钢喷水管(9-2)焊接在所述主水管(9-3)主体上,所述支撑板(9-4)焊接在所述主水管(9-3)下部用于固定所述不锈钢喷水管(9-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厚钢板直接淬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部遮蔽装置(13)由减速电机(13-1)、链条(13-2)、链轮(13-3)、滑动轮(13-4)、挡水板(13-5)、导轨(13-6)组成,所述减速电机(13-1)通过所述链轮(13-3)驱动所述链条(13-2),所述挡水板(13-5)与所述链条(13-2)连接,所述链条(13-2)动作时驱动所述挡水板(13-5),所述挡水板(13-5)通过所述滑动轮(13-4)在所述导轨(13-6)上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厚钢板直接淬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喷装置(14)由箱体(14-1)、喷嘴(14-2)组成;其中,所述箱体(14-1)通过螺栓交叉布置固定在所述辊道(16)两侧,所述喷嘴(14-2)安装在所述箱体(14-1)上四个角上,所述喷嘴(14-2)的角度根据工人调整以满足生产的需要,每组冷却器后布置一组侧喷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厚钢板直接淬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淬火上冷却器(7)为一组,六个所述淬火下冷却器(8)为一组;两个所述加速冷却上冷却器(9)为一组,六个所述加速冷却下冷却器(10)为一组;一个所述精调上冷却器(11)为一组,三个所述精调下冷却器(12)为一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厚钢板直接淬火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淬火系统的出口位置安装吹扫装置(15),吹扫装置(15)用于除去淬火完钢板表面的冷却水,防止板形恶化;所述吹扫装置(15)由进气管(15-1)、法兰(15-2)、支撑件(15-3)、喷嘴(15-4)、主气管(15-5)组成,所述主气管(15-5)通过所述支撑件(15-3)安装固定,所述喷嘴(15-4)安装于所述主气管(15-5)上,所述进气管(15-1)和通过法兰(15-2)与所述主气管(15-5)连接;介质为压缩空气,压力≥0.4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技大学;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685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吸气装置
- 下一篇:便于绕制的熊猫型保偏光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