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后桨功率和转速可调的对转桨全回转推进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23863.1 | 申请日: | 201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7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沈武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武铮 |
| 主分类号: | B63H5/08 | 分类号: | B63H5/08;B63H23/24;B63H2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罗习群 |
| 地址: | 21408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前后 功率 转速 可调 转桨全 回转 推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推进装置。
背景技术
对转桨全回转推进装置在多种船舶上应用,收到了很好的节能效果。近年来,随着节能,环保,低碳的要求不断强化,要求进一步提高船舶推进装置的推进效率,降低能耗,创造新的推进方式是必然的趋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新型的,前后桨转速可调的对转桨全回转推进装置。该装置包括动力轴,上锥齿轮组,垂直传动轴,回转齿轮,回转支柱,前桨齿轮组,后桨齿轮组,桨轴和前后螺旋桨,构成对转桨全回转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前、后桨传动齿轮和垂直传动轴齿轮组合成为一组三个或四个齿轮,前、后桨传动齿轮分别与垂直传动轴齿轮啮合,两者的齿数比不同,调整该齿数比,即调整前后桨转速不同;调整前后桨的不同直径、螺距、盘面比、叶型参数,即调整前后桨的功率分配。
所述垂直传动轴与驱动电机连接,构成机电相结合的电力推进的前后桨转速可调的对转桨全回转推进装置。
所述前后桨的功率分配可调及前后桨的转速可调,是前后桨的传动齿轮与垂直传动轴齿轮的齿数比不同及前后桨直径、螺距、叶型参数不同;或者是前后桨的传动齿轮与垂直传动轴齿轮的齿数比相同及前后桨直径、螺距、叶型参数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这种结构形式,前后桨齿轮组各自独立带动两桨旋转,能更合理调整前后桨的负荷分配,由于前桨来流均匀,又有后面回转支柱有利的伴流影响,本身的效率较高,故前桨负荷占总负荷的60-70%为最佳,为使前后桨得到更好的匹配,后桨转速高于前桨10%左右为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转桨的推进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可比同功率,同转速对转桨的推进效率,提高7-8%。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前后桨功率和转速都不同的对转桨结构图;
附图2是前后桨转速相同,功率不同的对转桨结构图;
附图3是机电结合电力推进的,前后桨功率、转速都不同的对转桨结构图;
图中符号说明:
1-动力轴,2-上锥齿轮组,3-垂直传动轴,4-回转齿轮,5-回转支柱,6、7-前后桨齿轮组,8-后桨轴,9-前桨轴,10、11-螺旋桨,12-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动力轴1,上锥齿轮组2,垂直传动轴3,回转齿轮4,回转支柱5,前桨齿轮6,后桨齿轮7,后桨轴8,前桨轴9,前后螺旋桨10、11,构成对转桨全回转推进装置,前、后桨传动齿轮6、7和垂直传动轴齿轮啮合成为一组三个或四个齿轮,前、后桨传动齿轮6、7分别与垂直传动轴齿轮啮合,两者的齿数比不同,调整该齿数比,即调整前后桨10、11转速不同。
所述垂直传动轴3与驱动电机12连接,构成机电相结合的电力推进的前后桨转速可调的对转桨全回转推进装置。
本实用新型下锥齿轮组为三个齿轮结构,构成前后桨转速不同或者相同,若前后桨转速相同,仍然可以变化桨的参数:直径、螺距、叶型和盘之比,以调整两桨的负荷分配,较之同负荷同转速的对转桨,推进效率仍有所提高。然而,转速负荷相同者,其齿轮承受负荷均等,故齿轮组尺寸较小是它的优势。因此,根据实践中不同的约束条件进行优化,可以得到上述两种方案的最合理选择。
附图1中,垂直传动轴3的齿轮与前后齿轮的齿数比不同,构成前后齿轮转速不同,同时,前后螺旋桨10、11的直径不同,从而构成前后桨的功率分配不同。
附图2中,垂直传动轴3的齿轮与前后齿轮的齿数比相同,构成前后齿轮转速相同,同时,前后螺旋桨10、11的直径、螺距、盘面比、叶型和盘之比参数不同,从而构成前后桨的功率分配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武铮,未经沈武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38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条状食品加工机
- 下一篇:土豆脱皮机的新型地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