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减振器活塞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22643.7 | 申请日: | 201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4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必春;田占平;廖嵘;熊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克雷拉减振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2 | 分类号: | F16F9/32;F16J1/00;F16J9/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李志华 |
地址: | 545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减振器 活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减振器的构件,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减振器活塞。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汽车减振器其活塞与活塞环大多是分开的,有的甚至没有配活塞环,这两种结构的减振器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减振器工作时工作油液从缸筒和活塞组件之间泄漏量过大,导致减振器力值不稳定、有时还难以达到力值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的一体化的汽车减振器活塞,以克服已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减振器活塞,所述活塞包括活塞体和包裹在活塞体外圆周上与活塞体结合成一体的活塞环体,所述活塞环体的上端面低于活塞体的上端面,活塞环体的下端面高于活塞体的下端面,活塞体的外径小于活塞环体的外径,活塞环体的外径接近缸筒内腔直径使之与缸筒间隙配合。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活塞体上端的外圆面与活塞环体的内圆面之间留有圆环形缝隙。
所述活塞环体与活塞体外圆面结合的内圆面上开有凹凸槽,活塞体的外圆面上开有与之对应配合的凹凸槽。
所述活塞体采用粉末冶金材料制成,所述活塞环体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汽车减振器活塞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汽车减振器活塞,其活塞环体与缸筒间隙配合,活塞体上端的外圆面与活塞环体的内圆面之间留有圆环形缝隙,当活塞在缸筒内向上运动时,工作油液挤压活塞环体紧贴缸筒内壁,使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保证减振器复原时力值稳定。
2、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汽车减振器活塞其活塞体的外径小于活塞环体的外径,活塞在缸筒内运动时,只是聚四氟乙烯活塞环体与缸筒内壁接触,活塞体不直接与缸筒内壁接触,因而可避免活塞在缸筒中卡死的现象发生。
3、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汽车减振器活塞其活塞体与活塞环体是连成一体的,活塞体与活塞环体的结合圆面上设有对应的凹凸槽,活塞在缸筒内运动时,活塞环体不会产生与活塞体之间的相对移动,避免活塞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异常的响声。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汽车减振器活塞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汽车减振器活塞结构示意图(剖视);
图2:图1之K部放大图;
图3:一种汽车减振器活塞与缸筒装配使用状态示意图(剖视)。
图中:
1—活塞体,11—活塞体上端面,12—活塞体下端面,2—活塞环体,21—活塞环体上端面,22—活塞环体下端面,3—圆环形缝隙, 41—活塞体外圆周上的凹凸槽 ,42—活塞环体内圆面上的凹凸槽 ,5—缸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汽车减振器活塞,所述活塞包括活塞体1和包裹在活塞体外圆周上与活塞体结合成一体的活塞环体2,所述活塞环体的上端面21低于活塞体的上端面11,活塞环体的下端面22高于活塞体的下端面12,活塞体的外径ΦB小于活塞环体的外径ΦA,活塞环体的外径接近缸筒内腔直径使之与缸筒间隙配合,从而保证活塞既能在缸筒内自由滑动,又不会使工作油液从缸筒与活塞之间泄漏。
所述活塞体1上端的外圆面与活塞环体2的内圆面之间留有圆环形缝隙3。
所述活塞环体与活塞体外圆面结合的内圆面上开有凹凸槽42,活塞体的外圆面上开有与之对应配合的凹凸槽41。
所述活塞体1采用粉末冶金材料制成,所述活塞环体2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活塞环体可通过粘接的方式与活塞体连成一体,也可将聚四氟乙烯直接烧结在粉末冶金活塞体的外圆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克雷拉减振器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克雷拉减振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26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