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燃油蒸发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14668.2 | 申请日: | 2010-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5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鲍文;朱国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25/08 | 分类号: | F02M25/0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红 |
| 地址: | 400054***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燃油 蒸发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油控制系统,特别是一种摩托车燃油蒸发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上所用的传统的燃油蒸发控制系统(如图1)包括油箱13、空滤器16、化油器14和发动机17,所述油箱13通过汽油滤清器18与化油器14连接,所述空滤器16直接与化油器13连接,所述化油器14通过进气管19与发动机17连接,所述进气管19通过负压管24与二次空气阀23连接,在油箱13与化油器14之间设置有炭罐,所述炭罐的吸附口21与油箱13连接,脱附口21与化油器14的脱附接口15连接,负压接口15通过管道和三通管与负压管24连接,这种传统的燃油蒸发控制系统存在一下的弊端:
1.由于发动机进气管的负压在怠速、低速时很高,发动机启动后真空膜马上打开,炭罐就开始脱附,油汽被吸入化油器中,在炭罐吸满时,脱附量很大,使得空燃比变得很浓,而此时发动机温度相对较低,造成燃烧不充分,影响了尾气的排放控制。
2.由于发动机进气管的负压很高,尤其是在高速回油的时候负压能达到-60Kpa以上,这样很容易损坏真空膜,造成整车无怠速、启动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很好控制燃油蒸汽分子进行吸脱附工作的摩托车燃油蒸发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摩托车燃油蒸发控制系统,包括油箱、空滤器、化油器和发动机,所述油箱通过汽油滤清器与化油器连接,所述空滤器直接与化油器连接,所述化油器通过进气管与发动机连接,在油箱与化油器之间设置有炭罐,:所述炭罐的吸附口通过燃油切断阀与油箱连接,所述炭罐的脱附口与化油器的脱附接口连接。
所述炭罐包括炭罐本体、下盖和PCV盖,在炭罐本体内设置有活性炭粉和隔板,所述炭罐本体上部与PCV盖围成一空腔,所述在空腔内设置有将空腔分割为负压腔和吸附腔的真空膜,所述在炭罐本体上部设置有均与吸附腔连通的吸附通道和脱附通道,所述在PCV盖上设置有与PCV盖为一体的负压通道,所述负压通道的一端与负压腔连通,另一端与脱附通道的中部连通。
所述油箱通过燃油切断阀和吸附口与吸附通道连通,所述化油器的脱附接口通过管道和脱附口与脱附通道连通。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的优点,采用它能够降低发动机空燃比,使得发动机燃烧更充分,脱附效果更好,并且还有效的延长了炭罐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原有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炭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替代,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2所示,一种摩托车燃油蒸发控制系统,包括油箱13、空滤器16、化油器14和发动机17,所述油箱13通过汽油滤清器18与化油器14连接,所述空滤器16直接与化油器14连接,所述化油器14通过进气管19与发动机17连接,在油箱13与化油器14之间设置有炭罐,所述炭罐的吸附口21通过燃油切断阀20与油箱13连接,所述炭罐的脱附口22与化油器14的脱附接口15连接。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油箱13中的油气分子在正压的作用下,通过燃油切断阀20,进入到炭罐内,直至炭罐饱和,当饱和后,多余的油气分子会通过炭罐的底部溢出,这样就保证了油箱13的正常工作压力。当摩托车启动后,化油器14的脱附接口15所产生的负压,通过管道传递到炭罐的脱附口22处,将储存在炭罐内的油气分子吸附走,被吸走的油气分子通过进气管19进入到发动机17内燃烧掉。随着发动机17的不断运转,油箱13中的油面下降将会产生一定的负压,此时,外部的空气,通过炭管底端的空气孔反向进入,通过燃油切断阀20,进入到油箱13中,以平衡油箱13中的工作压力。
如图3所示,所述炭罐包括炭罐本体1、下盖2和PCV盖3,在炭罐本体1内设置有活性炭粉4和隔板5,所述炭罐本体上1部与PCV盖3围成一空腔,所述在空腔内设置有将空腔分割为负压腔6和吸附腔7的真空膜8,所述在炭罐本体1上部设置有均与吸附腔7连通的吸附通道9和脱附通道10,所述在PCV盖3上设置有与PCV盖3为一体的负压通道11,所述负压通道11的一端与负压腔6连通,另一端与脱附通道10的中部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46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脉留置针
- 下一篇:一种非悬挂式的静脉输液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