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柱式锂电池焊接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96817.7 | 申请日: | 2010-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1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周俊雄;周俊豪;周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俊雄 |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 |
| 地址: | 516023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焊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设备,具体地说是指一种柱式锂电池焊接机。
背景技术
柱式锂电池为一次性不可充电的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体积小、质量轻、能量高、无污染、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电动汽车、军事装备、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柱式锂电池应用越来越广泛。
柱式锂电池主要由钢壳、正极、负极、隔膜、集流柱和顶盖等组件组成,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企业对柱式锂电池的质量和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柱式锂电池的正极、负极和隔膜等组件装入钢壳中后,电池钢壳和连接有集流柱的顶盖需要焊接在一起。目前,钢壳和顶盖的焊接主要是人工焊接,人工焊接钢壳和顶盖不但电池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生产成本高,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人工焊接的方式已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自动送料、焊接和性能检测的柱式锂电池焊接机一体化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柱式锂电池焊接机,包括工作台,所述的工作台上依序设有将放置有电池的电池夹具输送至焊接工位的送料机构、将电池顶盖与钢壳焊接在一起的焊接机构和良品下料机构,各机构与主控电路连接。
上述的焊接机构包括安装于工作台上的基座一和安装于基座一上的固定架,基座一上安装有旋转齿轮,旋转齿轮由电机驱动齿轮组旋转带动工作,在旋转齿轮中间安装有可夹紧电池的电池套,在基座一上还安装有将电池夹具中的电池顶至电池套中的顶出气缸,在基座一上电池套的上方安装有将焊接后的电池推回电池夹具中的垂直气缸;在固定架上安装有焊枪,焊枪枪头对准电池需焊接部位。
上述的送料机构包括一输送轨道、将位于输送轨道起始端的电池夹具推进输送轨道的推动气缸一和将位于输送轨道末端的电池夹具推出输送轨道的推动气缸二;焊接机构安装于输送轨道的上方,顶出气缸位于输送轨道的下方。
上述的良品下料机构包括基座三,基座三上安装有夹子气缸、将电池夹具垂直顶起的电池夹具上下气缸和电池下落料道以及移动电池下落料道的滑动气缸,夹子气缸上连接有夹持电池的机械手。
上述的电池下落料道包括良品下落料道和与良品下落料道排列的废品下落料道,在良品下落料道的下方连接有接收良品电池的良品电池接收盒,在废品下落料道的下方连接有接收废品电池的废品电池接收盒。
在工作台上焊接机构和良品下料机构之间设有检测焊接后的电池是否短路的电池短路检测机构,包括基座二、安装于基座二上的检测气缸和连接于垂直气缸上的连接板,在连接板上安装有触碰电池顶盖的检测探针。
上述的焊接机构基座一、良品下料机构基座三和电池短路检测机构基座二上分别安装有固定电池夹具的定位气缸。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首先组装在一起的电池顶盖和钢壳组件输送至焊接工位,然后焊接机构将电池顶盖与钢壳焊接在一起,电池焊接完成后电池短路检测机构对电池产品进行短路检测,最后经过检测后的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进行别选和下料。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手工焊接组件速度慢、效率低和安全隐患的问题,具有良品率高、焊接效率高的特点,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焊接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池短路检测机构侧视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良品下料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描叙:
如附图1-5所示,一种柱式锂电池焊接机,包括工作台1,所述的工作台1上依序设有送料机构2、焊接机构3和电池短路检测机构4以及良品下料机构5,送料机构2用于将电池夹具8输送至焊接机构3的焊接工位上,便于焊接机构3将电池顶盖与钢壳焊接在一起,未焊接的电池7放置于电池夹具8中,焊接完成后的电池7经过电池短路检测机构4检测后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进行别选和下料,上述各机构与主控电路连接。
其中,上述的送料机构2包括输送轨道21,在输送轨道21的起始端放置有电池夹具8,在输送轨道21的起始端还设有推动气缸一22,推动气缸一22将电池夹具8推进输送轨道21,电池夹具8在输送轨道21上向前输送;在输送轨道21的末端设有推动气缸二23,推动气缸二23将从输送轨道21输送过来的电池夹具8推出输送轨道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俊雄,未经周俊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68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裂改造中引进覆膜砂技术
- 下一篇:短路环焊接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