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合机变频节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86763.6 | 申请日: | 201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1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黄镇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活全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6 | 分类号: | B32B3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王晔;韩丰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变 节能 装置 | ||
1.一种压合机变频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循环单元,其包括一循环回路、一加热器、一热板组件、一驱动泵、一阀门组及一冷却器;所述循环回路包括一加热回路、一冷却管路及一分隔管路,所述加热回路为一独立循环的封闭管路,所述冷却管路设有两端;所述加热器、热板组件、驱动泵及阀门组是分别与加热回路连接,其中所述加热器及热板组件将加热回路区分为一输入段及一输出段,所述冷却管路的两端分别与输出段连接,在所述冷却管路及输出段的连接处形成一第一接点及一第二接点,所述第一接点位于第二接点及热板组件之间;所述分隔管路设有两端,所述分隔管路的两端分别与输入段及输出段连接;所述阀门组包括一第一阀门及一第三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为一个三通阀并位于第一接点;所述冷却器与冷却管路连接;
一节能再生单元,其与所述循环单元连接并包括一导流管路及一再生储槽;所述导流管路设有两端,所述再生储槽与导流管路连接,其中所述导流管路的两端分别与输入段连接,其中在所述导流管路及输入段的连接处形成有一第三接点及一第四接点,所述第四接点位于第三接点及热板组件之间;所述第三阀门为一个三通阀并位于第三接点;以及
一温度感测单元,其包括一热板温度感测件及一储槽温度感测件,所述热板温度感测件及储槽温度感测件分别设于热板组件及再生储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机变频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隔管路与输入段的连接处形成一第五接点,所述第五接点位于第三接点及第四接点之间;在所述分隔管路与输出段的连接处形成一第六接点,所述第六接点位于第二接点及加热器之间;所述阀门组设有一第六阀门,所述第六阀门为一个三通阀,所述第六阀门与输出段连接并位于第六接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合机变频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泵位于第四接点及热板组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合机变频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包括一第四阀门,所述第四阀门为一个单向阀,所述第四阀门与导流管路连接并位于再生储槽及第四接点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压合机变频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板温度感测件包括两个温度探针,所述两温度探针分别位于热板组件的两相对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压合机变频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单元另设有一怠速管路及一怠速泵;所述怠速管路设有两端,所述怠速管路的两端分别与输出段及输入段连接并分别依序形成一第七接点及一第八接点,所述第七接点位于第六接点与加热器之间,所述第八接点位于加热器及第三接点之间;所述怠速泵与怠速管路连接并位于怠速管路两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合机变频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单元另设有一怠速管路及一怠速泵;所述怠速管路设有两端,所述怠速管路的两端分别与输出段及输入段连接并分别依序形成一第七接点及一第八接点,所述第七接点位于第六接点与加热器之间,所述第八接点位于加热器及第三接点之间;所述怠速泵与怠速管路连接并位于怠速管路两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合机变频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感测单元另设有一温控处理器及两变频器;所述温控处理器与热板温度感测件电连接;所述两变频器的其中一个与温控处理器及驱动泵电连接,所述两变频器的另一个与温控处理器及怠速泵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合机变频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感测单元另设有一温控处理器及两变频器;所述温控处理器与热板温度感测件电连接;所述两变频器的其中一个与温控处理器及驱动泵电连接,所述两变频器的另一个与温控处理器及怠速泵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合机变频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感测单元另设有一加热器温度感测件及一SCR电力调节器;所述加热器温度感测件与加热器连接,所述SCR电力调节器与加热器温度感测件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活全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活全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676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控制全自动旋转远红外线烘干系统
- 下一篇:一种抗热辐射阻燃防护服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