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轻型电动交通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80985.7 | 申请日: | 201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3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沃尔特·雅那;黄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那·黄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2K23/02;B62M7/12;B62L3/02;B62J1/00;B62J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瑞士梅根县梅***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型 电动 交通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工具,具体涉及一种超轻型电动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进入二十世纪,城市化成为全世界的一种最为普遍的社会变迁态势。在诸多人口密集型地区,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多与基础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的矛盾越发尖锐,引发的交通堵塞、尾气排放、噪音、交通事故、停车位紧张、能源需求增长导致价格大幅上涨等问题日益严重,道路资源、空气污染、温室效应、材料资源、不可再生能源等限制性因素给未来交通运输提出巨大的挑战。
汽车行业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之后,除了使外形更奢华独特,提升引擎技术使车跑的更快、更省油,尾气处理更清洁之外,很难再有革命性的设计突破,其固有的结构模式带来一系列问题,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比如,汽车本身的结构和材料导致其自重无法降低,从而消耗了大部分的能源,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混合动力汽车只能是一个中间过渡产物,引擎加电动马达的组合只能稍微减轻看得见的能源和排放压力,如果同时考虑其生产能耗与报废处理等隐形能耗和排放,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且其高昂的成本和售价并不占任何经济优势。
另外,相当多的汽车事故事后分析表明,方向盘是造成驾驶者在意外事故中伤亡的最大元凶之一,以致几乎所有的汽车安全预防措施都在如何避免驾驶者和方向盘直接碰撞,如引入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等;且方向盘加踏板的机械控制系统需要采用手脚并用的操纵方式,给人们在处理紧急情况时增加了难度并埋下了安全隐患。
传统的汽车笨重、体积大,不利于通行和停放,在交通拥挤的城市道路上行驶只能增加道路的承载负担,交通堵塞损耗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更不适合短途出行,如购物、上班、接送小孩等;一般来说五十公里/小时对城市交通来说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最大时速,这使得传统汽车的高速性能根本无法得以发挥;且在如机场、高尔夫球场、公园等面积较大的场所内代步也不适用。
由此可见,一种轻巧舒适、操纵方便、速度适中、经济安全的代步工具更适合当今社会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轻型电动交通工具,该交通工具采用新型的底盘材质和独特的结构,从而降低自重,由此适于采用操纵杆替代方向盘的操控方式和中低速的配置,本实用新型轻巧、结构紧凑、操纵方便、速度适中、经济安全。
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超轻型电动交通工具,包括底盘、四个车轮、座椅、电动机、电池、用于控制电动机的动力控制装置、转向传动机构和刹车装置,所述底盘为三明治板;所述转向传动机构包括操纵杆、万向接头和连杆,该操纵杆设置在底盘上并通过万向接头和连杆连接两个前轮。
所述三明治板的中间层为泡沫材料,面板为铝板或胶合板,底板为铝板,所述泡沫材料密度为15-30kg/m3,厚度为50-120mm;所述面板厚度为0.25-3mm,所述底板厚度为0.25-3mm。
所述底盘离地面的距离后部比前部高,后轮轴安装在三明治板之下,并且电动机嵌入三明治板的下部。
所述车轮通过槽型夹板和球轴承固定设置在底盘上。
所述操纵杆为L型摇杆,该L型摇杆在一定范围内可左右摆动且装置在底盘上;所述连杆包括横拉杆和两转向节臂,该操纵杆连接横拉杆,该横拉杆通过万向接头与两转向节臂连接,该两转向节臂分别设置在两前轮的球轴承上。
所述动力控制装置包括动力控制拨片、霍尔传感器和设置在底盘下部的电子控制单元,该动力控制拨片设置在操纵杆上并通过霍尔传感器与电子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动机。
该交通工具采用后轮驱动,所述电动机为轮毂电机,其紧固在后轮差速器后面的三明治板的底层,该轮毂电机壳上的小链轮与驱动后轮的差速器上的大链轮通过链连接。
所述刹车装置包括与车轮配合的制动器和与该制动器连接的手刹装置,所述手刹装置的刹车阀设置在操纵杆上控制制动器。
所述底盘上设置具有前后间距的两个座椅,所述操纵杆设置在两前轮中间。
所述操纵杆上设有液晶显示器。
所述底盘上设置座舱。
所述座舱为整体翻开式结构、敞篷结构或具有车门的固定舱体结构。
所述整体翻开式结构座舱优选为鸡蛋形并与底盘通过铰链连接。
所述座舱的舱壁外部设置特殊碳纤维或特殊塑料的泡沫材料,以增加壳体强度并在发生碰撞时最大限度的吸收能量以保护车内乘客及车外的被碰撞人员。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那·黄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雅那·黄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09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组合式医用理疗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缓冲过渡式骨科腿部护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