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铁路框架桥施工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76283.1 | 申请日: | 201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3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辰;胡彬;师增辉;于福通;许林学;贾建国;王计良;王强;何震;王彦斌;方广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4G13/00;E01D101/24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10003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铁路 框架 施工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速铁路框架桥施工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铁路框架桥主要设置在高速铁路和公路的交汇处,通常是在框架桥的顶面上铺设高速铁路,而框架桥的下部则用于车辆的通行。目前常用的高速铁路框架桥主体施工方法是首先在施工处的地面上搭建好由呈门字形的前、后端模板及左、右侧模板构成的长方体形下部模板体系,然后在由前、后端模板、左、右侧模板和地面围成的长方体形空间即作业区域内设置好呈网状的拉筋(也称为满堂红脚手架)作为支撑体系,拉筋是由立杆、横杆、斜撑、剪刀撑等部件组成,之后再在支撑体系的顶部搭建好顶部模板,然后在前、后端模板、左、右侧模板的上端和顶部模板的侧端浇入混凝土,混凝土成型后形成框架桥主体,最后将拉筋及所有模板拆除后即可完成框架桥主体的施工过程。但是,上述这种施工方法及装置存在下列问题:拉筋拆除时是将其上与模板相邻接的部位锯断,但当模板拆除后,留在框架桥主体外部的拉筋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桥体的质量、强度及外观效果。另外,拉筋头与模板间的缝隙易产生漏浆也是施工中不易处理的问题。此外,支撑体系的占地面积大,并且水平及竖向间距小,所以导致施工作业区域小,而且需等到混凝土成型后方可将其拆除,即工期长,这样在施工期间就需要封闭与之相连的公路,从而对该地区的交通造成严重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施工、占地面积小且不会妨碍交通的高速铁路框架桥施工成型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速铁路框架桥施工成型装置包括多个封闭式钢架、多根内立柱、多根外立柱和多根上夹紧梁;其中多个封闭式钢架均呈门字形,相隔距离设置在由呈门字形的前、后端模板、左、右侧模板及地面围成的长方体形空间中,并且两侧外端紧贴在前、后端模板的两侧内表面或左、右侧模板的内表面上,同时顶部紧贴在前、后端模板的顶面内表面或顶部模板的内表面上;每个封闭式钢架的内侧平面内相隔距离并排安装有多根内立柱,每根内立柱的上端与封闭式钢架的顶部相接触,而下端则接触在地面上;多根外立柱相隔距离成对安装在前、后端模板两侧面及左、右侧模板的外侧面外部,每对外立柱的顶端之间连接有一根上夹紧梁。
所述的外立柱的高度大于前、后端模板的高度。
所述的封闭式钢架的数量与外立柱的对数相同,并且相对应地设置在左、右侧模板的内外部。
所述的内立柱之间的距离大于车辆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速铁路框架桥施工成型装置是利用封闭式钢架、内立柱、外立柱和上夹紧梁来代替已有技术的网状拉筋支撑体系,由于无需设置拉筋,因此模板拆除后框架桥主体的外表面光滑,并且质量、强度及外观效果好。另外,由于内立柱之间的距离大于车辆的宽度,因此在模板安装结束后就可开通道路,所以能够减少对公路交通的干扰。此外,由于本装置的结构简单,并且占用面积小,因此能够加大施工作业区域,并且便于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施工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速铁路框架桥施工成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速铁路框架桥施工成型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并省略对与已有技术相同部件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速铁路框架桥施工成型装置包括多个封闭式钢架1、多根内立柱2、多根外立柱3和多根上夹紧梁4;其中多个封闭式钢架1均呈门字形,相隔距离设置在由呈门字形的前、后端模板5、左、右侧模板6及地面围成的长方体形空间中,并且两侧外端紧贴在前、后端模板5的两侧内表面或左、右侧模板6的内表面上,同时顶部紧贴在前、后端模板5的顶面内表面或图中未示出的顶部模板的内表面上;每个封闭式钢架1的内侧平面内相隔距离并排安装有多根内立柱2,每根内立柱2的上端与封闭式钢架1的顶部相接触,而下端则接触在地面上;多根外立柱3相隔距离成对安装在前、后端模板5两侧面及左、右侧模板6的外侧面外部,每对外立柱3的顶端之间连接有一根上夹紧梁4。
所述的外立柱3的高度大于前、后端模板5的高度。
所述的封闭式钢架1的数量与外立柱3的对数相同,并且相对应地设置在左、右侧模板6的内外部。
所述的内立柱2之间的距离大于车辆的宽度。
当需要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速铁路框架桥施工成型装置建造框架桥主体时,首先在施工处的地面上搭建好由呈门字形的前、后端模板5及左、右侧模板6构成的长方体形下部模板体系,然后将多个封闭式钢架1相隔距离设置在由前、后端模板5、左、右侧模板6及地面围成的长方体形空间中,并且两侧外端紧贴在前、后端模板5的两侧内表面或左、右侧模板6的内表面上,同时顶部紧贴在前、后端模板5的顶面内表面或图中未示出的顶部模板的内表面上,用于支撑住顶板模板及左、右侧模板6,以防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压力将这些模板的结构改变。同时在每个封闭式钢架1的内侧平面内相隔距离并排安装多根内立柱2,每根内立柱2的上端与封闭式钢架1的顶部相接触,而下端则接触在地面上,设置内立柱2的作用是配合封闭式钢架1来支撑住顶板模板,以防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压力将顶板模板的结构改变。然后在多个封闭式钢架1的上部安装好顶部模板,再将多根外立柱3相隔距离成对安装在前、后端模板5两侧面及左、右侧模板6的外侧面外部,最后在每对外立柱3的顶端之间连接一根上夹紧梁4,这时,外立柱3将和上夹紧梁4与封闭式钢架1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封闭式体系,以支撑住左、右侧模板6,以防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压力将该模板的结构改变。此时就可在前、后端模板5、左、右侧模板6的上端和顶部模板的侧端浇入混凝土,混凝土成型后形成框架桥主体,最后将封闭式钢架1、多根内立柱2、多根外立柱3、多根上夹紧梁4及所有模板拆除后即可完成框架桥主体的施工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62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伸缩路障
- 下一篇:沥青路面铣刨开槽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