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V型悬浮退让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72297.6 | 申请日: | 2010-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8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东善 |
| 主分类号: | B02C23/04 | 分类号: | B02C23/04;B02C4/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赵成伟 |
| 地址: | 221008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悬浮 退让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破碎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V型悬浮退让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同轴回转体的使用,在中等以下的物料破碎方面获得过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近10年以来在水泥建材行业、电力行业和其他电解铝等行业中,在破碎中等以下的硬度的物料当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具体经过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光辊破碎机阶段,适用于水泥行业的光辊破碎机,从传统的环锤破碎机中解放出来,实现了对物料破碎的粘和堵得困难环境中获得解放,破碎物料由“信天游”的破碎过程,过渡到现在的目标破碎过程,但是,光辊破碎机的使用不适合硬度很高的物料和长时间的连续工作,辊子的磨损很严重。
第二个阶段:堆焊型的对辊破碎机阶段,由于光辊破碎机的使用不适合硬度很高的物料和长时间的连续工作,使得辊子的耐磨问题和出力问题被提上日程,由中国学会部分专家为主牵头的在设备广泛使用过程中提出堆焊的技术方案,并且在此理论基础上衍生出:《硬面技术理论》。
第三阶段:齿辊破碎机的发展阶段:堆焊技术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上以及技术成熟程度、工人操作成熟程度等多方面原因的限制,为了解决该技术难题,在成功对国内筒式低速磨煤机完成组合自古型的衬板结构设计的基础上,首次在国内实验出组合自固型齿辊,解决了复杂工矿条件下的作为同轴回转体的辊子的耐磨问题。
第四阶段:平行退让的齿辊机构:齿辊破碎机在相继解决辊子的耐磨问题和对物料粒度的控制问题之后,面临最大的问题及时整机的保护问题,破碎机由于没有退让机构会导致直接撕裂轴承座的情况出现,因此为了防止此类情况的出现,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安装液压机构,应对在大物料通过时,破碎机的同轴回转体的退让问题,或者安装平行导轨机构实现退让,但总的来说效果不佳,具体主要表现在:使用液压机构,设备放应很慢,有的时候即使设备已经损坏了,液压机构还没有发挥作用,平行退让机构在使用设备初期,针对超硬物料还有退让情况,但使用不了多长时间后就发现:由于力学原理设计的不科学和工矿环境的恶劣,退让无法实现,要么导致破碎机轴承座被撕裂,要么就会发生整个辊轴弯曲变形,齿辊偏心,进而损坏轴承座、轴、辊等关键部件,并且因此引发停机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齿辊破碎机存在的辊轴弯曲变形,齿辊偏心,损坏轴承座和对机架的冲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型悬浮退让机构,该机构可以解决退让问题、润滑问题、对机架的冲击问题、安全闪断销的保护问题,完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等力矩原理在齿辊破碎机上的运用,一旦退让产生,整个齿辊可以迅速在无摩擦力的情况下呈悬浮式退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V型悬浮退让机构,所述机构包括左、右回转体,所述左、右回转体分别通过横截面为梯形的轴承座固定在导轨上,轴承座的上端通过导向装置固定在上导轨,轴承座的下端固定在下导轨上,所述轴承座之间通过拉杆和蝶形弹簧机构对称连接,所述对称的蝶形弹簧机构之间通过安全销连接。
所述横截面为梯形的轴承座靠近蝶形弹簧一侧为梯形上底,另一侧为下底,下底和上底分别垂直于下导轨,对称布置的两个上导轨形成V型夹角,且上、下导轨也形成V型夹角。
所述左、右回转体两侧分别设有防冲撞机构,防冲撞机构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于上、下导轨上。
所述防冲撞机构为X型,所述防冲撞机构包括X型支撑臂。
所述X型支撑臂的上压板和下支撑板上均设有缓冲空槽,使得X型支撑臂在受到回转体退让撞击力时,可以卸载很大部分的撞击力,从而避免整个机体受到损坏。
所述导轨为双V型结构或者多V型结构,可以使得导轨与轴承座的接触面积变小从而减小摩擦,另外还对轴承座起到导向、定位的作用,防止两个回转体反弹发生碰撞,当破碎机的体积和重量足够大,则需要采用多V型的导轨结构。
所述蝶形弹簧机构为多组,蝶形弹簧组数和退让机构的退让距离成正比,组数越多,退让距离越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梯形轴承座与蝶形弹簧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回转体在瞬间退让,从而保护了机体免受损坏,本机构具有简单、实用和合理的特点,解决了对目前使用双回转体和多回转体组成的碾压设备的毁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轴承座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轴承座处于自由悬浮状态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东善,未经王东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22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